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二十九、辛派词人 >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下面我们看他的作品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宋 陈亮
不见南师久 漫说北群空
当场隻手 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 得似洋洋河水
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 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于中应有 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
也就是公元1185年的十一月
当时章森奉命出使金国
为金主完颜雍祝寿
作者对此深感耻辱
在友人章森出发之前
慨然以词相赠
写了这样一首作品
下面 我们串讲一下这首词
首先看词的上片
不见南师久 漫说北群空
当场隻手 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 得似洋洋河水
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 会向藁街逢
词的上片是为友人壮行的
章德茂 名森 四川广汉人
绍兴三十年进士
曾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
也就1184年的八月
和十二年的
也就是1185年的十一月
两次出使金国
大卿是对鸿胪卿
光禄卿等的尊称
章德茂当时的身份
是以试户部尚书
大理少卿的身份
出使金国的
所以可以称大卿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这里用个虏
是对金人的一种蔑视
下面 我们逐句来讲
不见南师久 漫说北群空
南师是指南宋的军队
这一句显然对朝廷不思北伐
有强烈的不满
因为站在北方沦陷区的
人民的角度
多年已经看不到南方
南宋的军队往北方进攻了
后来长期处于一种相持状态
漫说北群空
强调宋朝有人才
这里北群空用了一个典故
用的是伯乐相马的典故
北群空指没有良马
借喻没有人才
韩愈的《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
而马群遂空
夫冀北马多天下
伯乐虽善知马
安能空其群耶
解之者曰 吾所谓空
非无马也 无良马也
漫说北群空
意思是谁说我们南方
宋朝没有人才
当场隻手 毕竟还我万夫雄
这里是对章德茂的褒奖
称他能独当一面
显示有万夫不敌的英雄气概
自笑堂堂汉使
得似洋洋河水
依旧只流东
堂堂是仪容端庄大方的样子
堂堂汉朝的使者
却像河水年年要东流一样
年年去朝拜金国
当时有这样的规定
每年的新年和金国皇帝的生日
宋朝都要派使者
去朝拜 去进贡
金国皇帝的生日 称天寿节
就像河水东流入海
朝宗于海一样
这是宋代人的耻辱
依旧只流东
这句话看起来 堂堂汉使
洋洋河水 但实际上
带着无限的屈辱
且复穹庐拜 会向藁街逢
且复就是姑且再来一次
因为一年要出使金国
派两次派使者出使金国 去朝拜
穹庐是这个北方少数民族
居住的那种圆形的帐篷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蒙古包
到金朝去朝拜
在蒙古包里见金朝的皇帝
你再去拜这一次吧
我们相信有朝一日
我们会在藁街
再见到金国的皇帝
那时候常常是
把金国皇帝的头颅挂在藁街
藳街本来是汉代
长安城内的街道
是少数民族及使者 外国使节
居住的地方
在藁街把这些
外国的首领的首级
示众 这实际上是有一点警示作用
会向藁街逢
相信一定会战胜金人
而且把他们的皇帝俘虏过来
甚至把他的头悬之藁街
这句话 已经是议论了
《汉书·陈汤传》
曾经说他出使西域
假托朝廷之命
发兵诛郅支单于
悬其头颅于藳街 蛮夷宅邸间
借以警示远方各族
凡侵略汉朝者
必定会遭到诛伐
这里是以国家与民族的
奇耻大辱来激励章森
希望他要不辱使命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汉使
词的下片几乎是全部议论
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于中应有
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
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这三个三字句
是鼎足对
尧舜禹是古代传说中的圣人
三个君主
是尧舜禹传下来的国家
神圣的国度
于中应有 一个半个耻臣戎
这样千古圣贤的国家
总有一人不愿意当金国人的顺民
做他的顺臣
耻臣戎 以做戎之臣为耻
这里的戎是指金国
以臣服于戎狄外族为耻
这里实际上也是对章森
也就是章德茂的一种激励
万里腥膻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腥膻 因为在中原地区充满着
牛羊的腥膻味
因为当时淮河以北
都已经成为金国人的沦陷区
成为沦陷于金人的统治之下
北方的人多食牛羊肉
所以称腥膻
这里面在南宋的诗词中
用这样的词汇很多
万里腥膻如许
如今我国大片的土地
沦在金人的铁蹄统治之下
如此 遭受屈辱
千古英灵安在 磅礴几时通
千古英灵跟前面的尧舜禹
古圣先贤的魂灵应该还在
磅礴 他们的浩然正气
几时能够伸张 通达
这里气魄也很雄伟
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
现在虽然章德茂要出使金国
向金国人去朝拜
这也是奇耻大辱
但是国家形势是在变化的
相信总有一天
金国人的命运要逆转
我们南宋的命运
会更加好起来
会如日中天 前途光明
所以最后讲
胡运何须问
意味着 胡就是北方的
这些金国政权总要倒霉的
而我们南宋的命运
会越来越好起来
结尾充满着信心
胡是古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
一种蔑视的称呼
当时有胡 夷 戎 蛮
称北方的为胡
称东方的是夷
称西面的是戎
称南面的是蛮
这样的字眼
当然也有一些
不完全这四个字的称呼也有
都是带有一点蔑视的意味
下片抒发了作者胸中的感慨
尧之都以下的五句
以连珠式的排句喷薄而出
二十字一气贯注
痛切的呼唤
千古不灭的民族之魂
这几句犹如奇峰拔起
犹如利剑出鞘 慷慨激昂
使人投袂而起
揭示了全词的主题
结句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
痛快淋漓地倾泻着豪情
对未来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这首词既批判昏庸的朝廷
又赞许鼓励友人的出使
还鞭挞了敌人的罪恶
这一首词在表现复杂的心情时
挥洒自如
在本是有损民族尊严的行为中
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从本是可悲可叹的
被动局面里
表现出诛灭敌人的必胜的信心
这首词跟辛弃疾的词风
非常相似
辛弃疾因为更多的是
长期做朝廷的官员
尽管他的词也充满了
豪情爱国之气
但是对朝廷的
敢于正面的鞭笞
还不如陈亮的这一首
从艺术上来说
这首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意脉贯通 章法有序
开头从否定句式入题
比正面叙说推进一层
结尾与开头互相呼应
而又拓开意境
中间十五句分为两大层次
前七句主要是直叙出之
明应开头
后八句主要以诘问出之
暗合开篇
上下两片将要结束处
都以疑问句来提顿蓄势
形成飞喷直泻
欲遏不能的态势
使结句刚劲有力
而且宕出远神
词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
相结合的特殊艺术形式
我一直认为格律诗词
是古代汉语
跟音乐最好的结合
词的过片
是音乐最动听的地方
前人填词都特别注意过片
这里用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三个鼎足对的句子
表达就用得很好
第二 以议论入词 形象感人
这首词里表达了
陈亮的政治观点
它的内容跟他给皇帝上的几次书
意思很相似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
就有这样的句子
南师之不出 于今几年矣
河洛腥膻
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
岂以堂堂中国
而五十年之间
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
大家不难看出
这里的很多个字眼
像南师
几年 河洛腥膻
天地正气
堂堂 这些字眼 都是
还有无一豪杰
像这样的字眼
在这首词里
都以相似的形式出现
把自己的政治理念
政治主张化到词里去
正像夏承焘先生所说
用词表述自己的政治观点
陈亮在《与章德茂侍郎》的
信中也说
主上有北向争天下之志
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
使此恨磊磈而未能释
庸非天下士之耻乎
世之知此耻者少矣
愿侍郎为君父自厚
为四海自振
这封信也是激励章森
要不辱使命
要为中华这个古国去争气
这首《水调歌头》
便是这些政治言论的艺术概括
我们刚才读
陈亮《龙川词校笺》当中
夏先生的一段话就说
把政治议论写进词里去
在宋代词家里
能够自觉地这样做
而且做得这样出色
内容是政治
写出的却不是政治语汇的堆砌
这就只有陈亮一个人
只有他的龙川词里
有这一部分作品
夏先生这段话
我在这个讲课中两次引述
夏先生说的很精辟
我当年读
《陈亮龙川词校笺》的时候
这个夏先生的这段话
给我印象很深
所以我在讲课
做课件的时候
两度引到夏先生这句词
对于陈亮
我也下过一定的气力
不但对他的词较熟悉
当年在 我也买有陈亮的
像《龙川文集》这些书
同时我还当过
匡亚明校长主编的
《中国历代思想家评传》当中
陈亮评传的责任编辑
因为我相信我对陈亮较有感情
对陈亮掌握的材料
也比较了解较多
所以当那本书的责任编辑
使我对陈亮有了更多的了解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1.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1.李清照《永遇乐》
-2.李清照《武陵春》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