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十九、周邦彦词 >  2.周邦彦《兰陵王》 >  2.周邦彦《兰陵王》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周邦彦《兰陵王》在线视频

2.周邦彦《兰陵王》

下一节:3.周邦彦《满庭芳》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周邦彦《兰陵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兰陵王 周邦彦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 似梦里 淚暗滴

这首词它的写作背景

看这首少年游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 吴盐胜雪

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 兽烟不断

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 向谁行宿

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

直是少人行

为什么我们在讲《兰陵王·柳》

这首词的时候

要说到这一首《少年游》呢

因为这首词有一个故事

周邦彦是一个个人品行

并不怎么样高尚的文人

他经常嫖娼

他嫖了一个著名的妓女

北宋的名妓李师师

大家都知道李师师

另外有一个情人是宋徽宗

有一次

周邦彦正在李师师家

突然宋徽宗来了

周邦彦来不及走开

只好躲在这个房子后面

看到那个宋徽宗

跟这个李师师调情

李师师给他新开的橙子

剥开来给他吃

然后等到又弹琴

弹笙给宋徽宗听

最后呢一直到三更天的时候

宋徽宗才离开

李师师还关照他

提醒他已经三更天了

马滑霜浓 你不如别走吧

皇帝还是走了

周邦彦就根据

宋徽宗跟李师师相会

这件事情

写了这首《少年游》

你看

并刀如水 吴盐胜雪

纤手破新橙

并刀是李师师拿来

切新橙的那个小刀

并刀 原本古人认为

太原就是古代并州

太原产的刀子

最锋利的 最好的

吴盐胜雪

写李师师的手臂

像雪一样的洁白

纤手破新橙

这个切橙子

锦幄初温 兽烟不断

相对坐调笙

写李师师在宋徽宗面前弹笙

等到宋徽宗走的时候

又用 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 不如休去

这都是李师师的话

就是把李师师的这个小故事

连同她的一些话 把它整合

写了这首《少年游》的词

这首词在宋代是可以唱的

李师师也唱起这首词

有一次在宋徽宗面前

唱起这首《少年游》

宋徽宗一听

你这不是写的

我亲身经历的那一段事吗

他说这首词是谁写的

李师师只得说

这是周邦彦写的

当然 宋徽宗原来不知道周邦彦

是何许人也

一听这几句词

大怒 然后就下令

把周邦彦赶出京城

赶出京城的时候

李师师又到码头上去送他

周邦彦即席写了

《兰陵王·柳》这首词

等她回到妓院里

宋徽宗又来到妓院 等着她

听说李师师去送人了

他说你去送人送的谁啊

是不是送的周邦彦

因为皇帝晓得

周邦彦刚刚被我贬走

她说是的

他就看到李师师

眼睛里面还流着泪水

脸上还有泪痕

就说周邦彦走的时候

有没有跟你说什么

李师师说没有说多少什么

就写了一首词

一看宋徽宗也是一个才子

一看这首《兰陵王 柳》的词

到又深受感动

后来不久

就把周邦彦召回京师

担任大晟府的提举

这一段故事

虽然很生动

但是也说明了这样两点

第一点 周邦彦也是一个

品行不很端的文人

如果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

动不动就去嫖娼

恐怕也应该开除党籍的

这是一点

第二个 这个故事

未必是一定准确的

仅供我们理解这首词的时候

做参考用

供同学们参考

不要完全

把它当成事实来看待

但是这首词

如果脱离这个背景的话

这首《兰陵王·柳》

倒是周邦彦一首代表作

他写得音节流美 词采和雅

是送别词当中的上品

下面我们较快的来

串讲一下这首词

首先要串讲之前

我得跟同学们说明

这首词是押入声韵的

可是我们普通话里没有入声

这一点我一直都觉得

是普通话的严重不足

入声是古代的四声之一

在我国现代

将近一半的南方方言里

都保留了入声

可是普通话里却没有入声

读到这一类押入声韵的诗词

像杜甫的《哀江头》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北征

等一些作品

像读李白的这个《忆秦娥》

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读柳永的《雨霖铃》

等一些作品的时候

完全不押韵

包括这首词

就非常觉得遗憾

所以希望各位同学

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

不要太卖力

家乡保留古音读的方言的地方

你在会讲普通话

听得懂普通话的同时

希望也能听得懂一两种

保留古音的方言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柳阴直这里面这个“直”字

不妨从两个方面体会它

当时正是正午 日悬中天

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的

直铺在地上

太阳此时正照着这个柳树

柳树的影子

也是最小的时候

另一种解释

长堤之下 柳树成行

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

划出一条直线

因为隋堤 当时的运河

是开的比较直的

可以很远都是笔直的一条线

这个柳树也是

栽成笔直的一行

所以柳阴也就直

这两者都说得通

烟里丝丝弄碧

烟里丝丝弄碧

转写柳丝

新生的柳枝 柳条柔嫩

像丝一样

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

故意飘拂着以显示它的美

碧色 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

一种朦胧之美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注意我这里读的

押韵的韵脚字

都是用入声读的

大家注意

拂水飘绵 非常锤炼得精工

把这个柳丝拂着水面

婀娜多姿

又飘出杨花那种情态

写得非常生动 拂水飘绵

柳枝也在摇摇摆摆的

好像在送别行人似的

隋堤就是隋朝开的这个运河

运河的大堤上

也就是这些柳树所生长的地方

这里似乎勾起送别之情

厌倦了京华生活的倦客

“倦客”这个词

是周邦彦较常用的

在这里他自称京华倦客

厌倦了京师的生活

但实际上不是厌倦了生活

他在京师的生活不很得志

所居的官位很低

登临望故国

大家注意

这里的故国 在古诗词中

“国”字并不常指国家

特别是故国这个词

通常是指故都

也就是京都

也指故乡 而很少是指国家

原因 古人很少出国

不像我们现在想旅游

也可以到新马泰

也可以甚至到欧美国家去旅游

动不动可以办护照出国 这些

古人很少出国的

但是经常会出京 离开京城

也经常会离开家乡

所以经常 故国

更多的是指故乡 或者首都

隋堤柳

向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

谁识京华倦客

欲归不得的倦客

心情很凄婉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

长亭路本来是指在

在都市的大路边上

设立的长亭短亭

十里一长亭 五里一短亭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就是年深月久 年复一年

送别的柳条

经常人们喜欢折柳送别

“柳”跟“留”声音相近

希望你留下

送你一段柳条

希望你留下不走

或者虽然走了

希望尽快回来

所以唐朝人就有

折柳赠别的习惯

我们宋朝人

也延袭了这种习惯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

因为大家都折柳赠别

年复一年

不知折掉了多少的柳条

这是词的第一段

或者说上片

《兰陵王》这个词牌

跟大多数的宋代的词牌不一样

一般的词牌

多数是分上下两片

也有许多单片词

比如像《忆江南》

《如梦令》等等 就只有一片

当然《忆江南》可以是有

双调《忆江南》的

就是把这个词重复一遍

就是成双调《忆江南》

就是一片词

重复使用两次

分为上下片

就是双调《忆江南》

一般的有单片词

多数的词是双片的

也就是上下片的

但是《兰陵王》是三片的

三片的词就很少了

还有四片的

只有莺啼序一种

这是第一片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

梨花楡火催寒食

上片写送别

中间这一片

就写对往事的回忆

这首词如果是跟李师师有关

显然是周邦彦告别李师师的

闲寻旧踪迹

是怀念自己过去

跟相爱的美人

一起度过的岁月

闲寻旧踪迹 追忆往事

为什么闲呢

等到船开了

词人告别也告别过了

然后就开始追思往事

想到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

想到船将开未开之际

那种情景 酒趁哀弦

弹着琴 饮着酒

灯照送别的宴席

这就是闲寻

梨花榆火催寒食

这是在寒食节前一个晚上

情人为他送别的宴席上面

那种情景

如今坐在船上

想起送别宴席上面那种情景

梨花榆火催寒食

榆火是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

旧时风俗

寒食这天禁火

节后另取新火

古代用钻木取火

用硬的木料来钻火星

来产生火

当然这是现在看来

是非常落后的做法

甚至还有人家

点出一个火塘

让家里不停地烧着这个柴火

让这个保留火种

这也是更落后的一种做法了

我记得到五十年代

虽然当时已经有火柴了

但是仍有一些农村的一些老头

抽那个水烟袋的

他们还用那个火刀或火石

火石是一块石头

用那个火刀

实际上是一个铁片

比较硬的钢片

把钢片在那个火石上敲

敲就溅出火星来

把那个纸卷的那个

很长的纸卷(芒子)

点燃一点

然后保留火种

再把水烟袋点着 抽

把这个抽完了

换一袋烟 再弄

芒子一吹

吹出火星来 吹出火来

把这个烟袋再点着

一根芒子

能抽着三四袋烟

抽完 烟瘾也就过足了

现在我们当然有打火机

甚至有电子打火

家里像煤气灶上

直接一开它就有火了

这是时代的发展

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大家注意

愁一箭风快

“愁”是一个领字

一字豆的句子

“愁”字在这里领起下面两句

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一箭风快

写那个船开得很快

船架着顺风顺水

很快就回头迢递便数驿

几十里设一个驿站

数驿就走出去好远了

很快“迢递”即是遥远的意思

望人在天北

回头望去

送别的那个人在天北 在天边

这个“北”字也是入声字

先是忆旧

再是对送别情景的回望

凄恻 恨堆积

大家注意 凄侧

是押入声韵

恨堆积 大家注意

这在词当中

也是不很多见的

两句五个字

却押两个韵脚

侧和积 凄侧 恨堆积

侧和积都是入声字

凄侧 写送别之后

上路之后

感到非常哀伤 凄婉

离别的情景 恨堆积

这里的恨是遗憾的意思

船行愈远 感到遗憾愈深重

一层一层堆积在身上

难以排遣

渐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这里的“渐”字又是运用领字

大家还记得

我们在前面讲柳永的

《八声甘州》的时候

也用到一个 用到领字

《八声甘州》当中

也用到“渐”作为领字

渐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也用到“渐”字

渐字是去声

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想像离别的渡口

津堠是渡口旁边的守望所

也有人理解为渡口旁边的土墩

过去大家都是坐的帆船

帆船渐行渐远的时候

慢慢就只看到这个帆了

看不到船了

要想看得远一点

站在一个高处

码头边上设立一个堠

或者一个土墩

让人们站在土墩上

可以看得更远一点

这是很有人情味的一种做法

送别的时候

看着亲人渐渐远去

慢慢地只看到一顶帆

再远就看不见了

希望登上高处

能多看到一会儿

但是最后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慢慢渡口也安静下来了

送别的人也都回去了

斜阳冉冉春无极

春天的斜阳

渐渐地落下去 西下

春色却一望无边

这就衬出自己的孤单

念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 似梦里 淚暗滴

这里的“念”字又是运用领字

念字领起

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两句

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实际上是一种对仗句

句型很相似

念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都是自己跟心爱的女子

曾经一起经历过的事情

月榭之中 露桥之上

度过的那些夜晚

至今还令人回味不已

月榭 榭是水中的亭子

当然往往有一个小栈桥

跟岸上相连

走到水中的亭子上

携着女子的手 一起赏月

露桥闻笛

在露天的桥上 听到笛声

大家注意

一般的解释这个词的时候

人们经常不认为它是用典

但相对于周邦彦这个人

周邦彦读书较多

也善于用典

露桥闻笛在唐朝有一个典故

相传唐玄宗梦游月宫

在天宫里听到了一些仙乐

唐玄宗音乐造诣很高

回到人间就教宫廷的乐师

演奏这首仙乐

他在宫廷里演奏

没想到皇宫外面水桥边上

有一个音乐家

也是精通音乐的

叫李谟

这个莫字是莫须有的那个莫

底下加一个言论的“言”字

说话的那个“言”

这个字不常见

李谟也带着一个笛子在桥边上

听到皇宫里传来的音乐

这不像人间的音乐

他就很感动

就在桥柱子上

记下了曲谱

这个怎么记

我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第二天

他就把这个音乐记住了

然后就在皇宫外面这个桥边上

用笛子吹奏这个仙乐

被唐明皇听到了

怎么从宫外也有

我从天宫里听来的音乐

就派人把李谟抓起来

抓了来亲自审问

说你怎么知道

他说有一天晚上 月光底下

我在宫外的桥边上

听到皇宫里传来的这个音乐

我就把它学会了

后来在古诗词当中

也经常用到

李谟擫笛傍宫墙

偷得新翻数般曲

这样的典故

这里的露桥闻笛

应该用李谟之典

但是一般情况下

解读这句词的人

很少跟这个典故连起来

月榭携手

是普通的情况都可能发生的

露桥闻笛是有特指的

沉思前事 似梦里 淚暗滴

想起这些往事

就往往流下伤心的眼泪

写跟那个女子的一段交往

通观全词

这首词写的萦回曲折

似浅实深 有吐不尽的心事

流荡其中 无论景语 情语

都耐人寻味

王灼所以说

世间有《离骚》

唯贺方回 周美成时时得之

这首词如果不是

跟李师师的爱情故事有关的话

这首词也写得千回百转

令人回肠荡气

我们认为《兰陵王》的风格

确实沉郁顿挫

另外在音响方面

这首词长短句式和促节繁音

配合得极为巧妙

二言 三言的促节

与七言的繁音结合运用

以成就其声音的协调

尤以入声韵为结

显得无垂不缩

急止留韵

在演奏 吟诵方面具有音乐美

这是金启华教授的一段话

金启华教授是游国恩的研究生

后来在南京师范大学当教授

老先生跟杨振宁

曾经是住同一宿舍的这个学友

近几年他们经常都提起

后来由于杨振宁先生的要求

我安排过一次

金启华先生

跟杨振宁先生的见面

当时金先生已经90多岁

杨振宁先生也88岁左右了

这次见面

是他们分别60多年的重逢

此后不久金先生就去世了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2.周邦彦《兰陵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