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 2.苏轼《念奴娇》 > 2.苏轼《念奴娇》
下面我们看苏轼的
最著名的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髮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被称为千古绝唱的
苏轼的最杰出的代表作
是宋词中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作品
也是豪放词的最杰出的代表
它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
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候
游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这首词对于一度盛行
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
具有一个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人生低谷中
发出这样的洪钟大吕之作
也看出苏轼人格的
另一个方面
一种英雄气概
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也是北宋词坛上
最引人注目的作品
作者却能从宏大的时空意识中
寻求超越 状景写人 怀古伤今
把人生挫折的懊丧
推向高远之处
我们简单的串讲一下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大家注意
这首作品因为大家都非常熟悉
大家都懂的我就少讲一些
大家需要补充的
我就多讲一点
大江东去是指长江
长江经过黄州附近的时候
正是进入了长江的中下游
江面也比较开阔
水势就很大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古往今来写长江
写黄河的作品太多太多
但是能跟这首作品相比的
又为数极少
这里开头就以磅礴的气势
写出了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
又写出了
它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为下面赤壁怀古做好铺垫
长江自古以来滚滚东流入海
长江的水量是很大的
比起黄河要多上好多倍
长江的水势也特别广阔
我家就在长江当中
是长江当中的一个沙洲
是长江当中
除掉崇明岛之外的第二大岛
而且因为它在江当中
称为扬子江中
所以叫扬中
我也对长江深有感触
千百年来看惯了
长江的这种东流入海
他马上就想到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就是在作者
所经历的这个地方
曾经出现过赤壁之战
这样的震古砾今的
一种大的事变
这里的风流人物
是指出常的人物
感慨千古风流人物的消逝
这里写得气势恢宏 笔大如椽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里点出
这就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
把赤壁山江边的故垒
和当年赤壁大战的
主要人物周郎
很自然的联系在一起
借怀古以抒感
大家注意
苏轼讲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大概也清楚
他所游的这个赤壁矶
并不是赤壁之战的赤壁
我这里下载了一个
湖北省地图的地图
你看东坡赤壁
就是黄州赤壁
是这里
实际上赤壁矶的赤壁在这边
一个是在武汉东面一百多里
一个是在武汉的西南面的
大概有二百里左右
实际上两者相隔
大概直线距离也有两百几十里
实际上苏轼是搞错了地方
武汉附近 就是湖北省境内
被称为赤壁或者赤壁矶的
这样的地名有多处
实际上赤壁之战的赤壁
就是蒲圻的赤壁
或者是叫赤壁县的赤壁
跟黄州赤壁并不搭界
在这里作者
是为了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实际上借这个假赤壁
传说当中的赤壁
跟真的赤壁之战的故事
联系起来
抒发自己人生的感慨
借古来伤今
所以作者似乎也知道
自己是搞错地方的
所以他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有人说这里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他也不完全相信
人家姑妄言之
我姑妄信之
然后生发
就写了这样一首
震古砾今的
名垂千古的一首绝唱
现在倒颠倒了情况
真赤壁没有什么游人去
它就是一个荒草一堆
或者有一些山石
没有多少人
去看那个古赤壁战场
倒有更多的人来看黄州赤壁
原因是对苏轼的人格的敬仰
假赤壁名声远远大于真赤壁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
一种特有的怪事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这是写黄州赤壁附近的景象
乱石穿空
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
写雄奇险峻
陡立的山崖
散乱地高插云霄
汹涌的骇浪
猛烈地搏击着江岸
一望无际的江面上
涌起千万堆奔腾澎湃的雪浪
让人想起当年
在这里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同志们这一点要说一下
1999年我到武汉去参加
中华诗词的一个第十二届年会
在会议上组织我们代表
到黄州东坡赤壁去看
我们登上东坡赤壁一个小山岗
站在那里根本看不到
只有很远的地方看到长江
也看不到这种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状况
不是苏轼写错了
而是长江江道有所推移
江道往南涌去
这样赤壁矶的那个赤壁山
已经不在长江的边上
距离江岸已经有一二十里路之遥
所以能看到长江
但绝对看不到这种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的这种景象了
这一点跟同志们说一说
同学们今后有机会
到湖北去旅游
千万去看看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
不是去凭吊赤壁之战的故址
而是去凭吊苏轼
苏轼的一生当中
有四年多的时间
是跟黄州这块土地
联系在一起的
是在这块土地上
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样的千古绝唱的
值得去看看
苏轼的人品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苏轼的才气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苏轼的这些名垂千古的这些著作
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这里浓墨健笔的描写江面
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
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
奔马轰雷 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使读者感到赤壁就在眼前
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
涛声就在耳边
使人的心胸为之开阔
精神为之振奋
同志们不要忘记
写这首词的时候
作者是在流放中
是人生的低谷
却能有这样的气势
这样的胸襟 难能可贵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大家注意
这是一首词上片的结尾
张炎的《词源》里曾经说过
上片的结尾
既要能小小的结下
归结上文
同时又不可断了文意
因为后面还有一半
就一般的词来说分上下两片
还有些词是分三片
乃至于四片的
这个上片的结尾
就不能断了文意
它既要总束上文
又要带起下片
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
使人发出
江山如画的赞叹
而锦绣河江山又地杰人灵
这个如画的江山
衍生出光耀千古的
这些英雄豪杰
黄州出过很多英雄豪杰
我们既有一些政治家
也有一些军事家
也有一些文学家都是黄州人
当然黄州最著名的还是苏轼
苏轼虽然不是黄州人
但他的人生当中
有这么无论称它是六年也好
四年零三个月也好
有这么人生的一段历史
跟黄州联系在一起
既是黄州人民的骄傲
也是我们的骄傲
三国时候正是英雄云涌
奇才辈出的年代
横槊赋诗的曹操
驰马射虎的孙权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这些也都可以说是风流人物
上片立足于写景
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注意这里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我们暂且不谈这里的赤壁
并不是周瑜
打败曹操的那个赤壁
而且周瑜在赤壁之战的时候
他不是刚刚结婚
这一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但是在这里用美人来烘托英雄
历史并不如此
但作者未必不可以这样写
“公瑾当年”跟 “雄姿英发”
插入一个“小乔初嫁了”
看似闲笔
实质上是用美人为英雄作渲染
以美人来烘托英雄
这是古人的一种时尚
增加了一种浪漫的气息
把周瑜的春风得意
和他的风流英俊
二者融而为一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
读过《三国演义》的
往往是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抓着一个羽毛扇子
穿着纶巾
而周瑜出场常常是戴着盔甲的
羽扇纶巾这里也可以指周瑜
周瑜是一种儒雅的形象
说明他并没有要花多大的力气
就使强虏灰飞烟灭
在这个金戈铁马的战争气氛当中
把周瑜写得从容潇洒 指挥若定
当然也有人讲这句是指诸葛亮的
他在中间突然插出一句诸葛亮
就不容易为大家所共同接受
词中用“灰飞烟灭”四个字
就讲胜败一笔说尽
大家注意
这里的“强虏”二字
又可以写作“樯橹”
是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橹灰飞烟灭
看来也是说得通的
而且苏轼对曹操这个人
是较多肯定的
“强虏”这两个字
就有一定的贬意
在苏轼的其它作品里面
提到曹操
都有一种比较尊敬的称呼
所以这里用成樯橹
樯是挂帆的桅杆
橹是一种摇船的桨
用樯橹来代指船
也代指曹操的军队
但是今天我备课的时候
《宋集珍本丛刊》的《东坡乐府》
元延祐刻本就作“强虏”
俘虏的“虏”
看来这句也是有一定的出处的
而在后面又经过季振宜
顾广圻 黄丕烈等
一些名家收藏过这个版本
看来这个版本
也还是较为可靠的
所以之姑且我们不把它换掉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髮
这里的“故国”指的当是赤壁
这里的旧地方
或者旧地重游
这个旧地是指东吴
打败曹操的旧地
过去神游
现在亲自来游
可是周公瑾打败曹操的时候
才三十来岁
我现在却早生华发
作者到元丰五年的时候
已经四十好几了
大概四十五六岁的样子
早生华发
苏轼到三十多岁
就开始有白头发了
这个时候渐渐的有一种老态
有一种感到年华老大的感受
自己已渐老了
却政治上无所建树
跟周瑜相比
他年纪轻轻
早就能够建功立业
这几句话含着许多
早生华发有一种苍凉
悲哀的感觉
所以最后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在早生华发之后
写上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想到雄姿英发的周公瑾
何等风流人物
时过境迁
而现在自己相比照之下
就有一种悲凉之感
把千古以来兴亡盛衰的感慨
和个人早生华髮的悲哀都丢开
举起一杯酒
洒在江心
还酹江月来祭月
这首词从大江开始
回到“江”字上
把东去大江的水声
仍在读者耳边激荡
并且浮出一枚
映照在江中的月亮
这首词我们简单的串讲到这里
这首词同志们因为比较熟悉
下面我补充讲一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一种怪现象
很多人步他的韵
来和他的这首词
每个韵脚字都是不变的
这样的事情
而且写的作品很成功
甚至出现像萨都剌的《登石头城》
可以跟苏轼的这个原唱
相匹敌的
我们看一看
这是叶梦得所作
这是辛弃疾所作
这是文天祥所作
这是题为文天祥
实际是他的朋友邓剡所作
这是金朝的蔡松年所作
这是金国的赵秉文所作
这是宋朝末年的一个词人
实际上是写于入元之后的
词人张炎所作
这是元朝词人李孝光所作
这是元朝词人周用所作
这是元代词人萨都剌所作
大家看这首《登石头城》
石头城上
望天低吴楚
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
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 连云樯橹
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 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
东风辇路
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
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樽前
繁华镜里
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
秦淮一片明月
大家注意《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和作都是押入声韵的
按普通话读全部不押韵
所以大家注意
刚才我这个读的
就是按入声发音的
这里要说明
芳草年年发的发
是生发的发
就是年年芳草长出来的发
暗换青春发
这个发是头发的发
这两个字
实际上在繁体字是不一样的
大家不要误解
好像这两个字在简化字里
变成一个字了
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字
古诗词当中
一般除掉故意的重韵的之外
一般是不允许重韵
在格律诗里也不准重韵
重韵是大忌的
这里两个字并不是重韵
跟大家说一说
萨都剌的这一首
写的境界很高远
毛主席在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当中
曾经引到这首词的前一半
我最早读这一首诗(词)
是在文革当中被关在监牢里
当时就是一本《毛泽东选集》
我最早接触到这首词
就爱不释手
后来 我现在已经把它选到
我们的大学语文课本上了去
大家想到和苏轼的词
能和到这种程度 太不容易
我甚至把它列为
古今十首最著名的词作
既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也包括萨都剌的
这一首和作
古往今来
十首名作当中
有六首是押入声韵的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1.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1.李清照《永遇乐》
-2.李清照《武陵春》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