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  3.李清照《如梦令》 >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在线视频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下一节: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讲讲李清照的

前期的作品

我们这里列了一个表格

这里列举了她的前期的五首词

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我们括号里面

都是引的她的第一句话

前面三首 同学们

在中学里都学过

也应该是她的前期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着重讲

《如梦令》和《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

最有成就的女作家

《全宋词》存她的词52首

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我在编《李清照全集》的时候

又从《永乐大典》

《思源》和《恬静语境》三本书上

记录了七首李清照的词

这一点补她原来的不足

这七首分别来自

《永乐大典》等三本书

《永乐大典》呢

过去唐老编《全宋词》的时候

《永乐大典》是很不易得的

有的还散失在全世界各地

唐老不容易看到

有一点可以补充

这是很自然的

另一个就是《思源》

这一点说明一下

唐老编《全宋词》的时候

到北京图书馆

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

去善本书库去查

曾经看到过《思源》

《思源》总共25册

唐老看到19本

当时已经编目

可以允许借阅的只有19本

后来人们又有所发现

就是孔万里先生

孔万里是北京的

一个退休中学教师

他跟我也有一定的来往

他跟北京图书馆有特殊的关系

关系非常熟悉

他后来晚年受中华书局的聘用

经常到善本书库去查书

北图的善本书库

他可以入库的

这是一般的读者是不可能进库的

你只能调什么书

你请那些工作人员

到库里给你调出来

你在这个阅览室里去看

他可以入库

他就看到墙角上堆了一堆书

他就发现

这竟然是《思源》

是《思源》的后6本

前面19本是编目的

从20卷到25卷没有编目

他就有重要的发现

记录了《全宋词》

没有收的作品 有四百多首

但是多半存于第25卷

25卷上的这些作品

都是酒后

诗酒唱歌之作 作品不高

但是这个《思源》里

清晰的还能发现一首

李清照未收的作品

当然 质量也不是很高

《恬静语境》这本书

过去是只有台湾有

我们大陆上已经找不到

改革开放之后

我们跟台湾学者的来往多了

《恬静语境》就被复印回大陆

而且出了彩印本

我家里就有《恬静语境》的本子

在这里也发现了一两首

李清照的作品

这七首未必一定靠得住

不是我工作不认真

而是因为它的来源都是单一的

所以而且对研究李清照

关系不是顶大

原因尽管李清照的词

《全宋词》只收52首

我们用电脑检索

它总共才3052个字

数量是很少的

七首补充就数量而言

也不是一个小的数字

但是就我自己认为

这七首词能不能就料定

是李清照的作品

还不能这样肯定

而且我后来的这些发现

有一些也有是别人发现的

总共我们补《全宋词》

补了七首

这一点

可惜我编《李清照全集》的时候

已经是唐圭璋老师去世之后

我无法把这个问题

直接像唐老请教

如果让唐老过个目

那么可信度又要大大提高

李清照继承了父母的遗传

灵襟秀气 超越恒流

察物观生 她的词都写得很好

特别是她的词

达到了同时代的一流水平

达到我国古代女子的最高水平

下面我们看她的《如梦令》

这首词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下面我们简单的

串讲一下这首词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这首词是截取生活当中

一个很小的片断

昨天晚上 李清照喝酒喝多了

到第二天早晨起来

酒还没有全消

可是夜里刮风 下雨

这里称雨疏风骤

疏不是稀疏的意思

而是疏狂

也就是风狂而雨猛

这里的疏

不是雨很稀疏的意思

这一点 同学们千万别搞错了

浓睡不消残酒

因为喝酒喝得多

夜里睡得特别沉

到第二天早晨醒来

酒还 残留未消

因此就懒得早早的起来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李清照没有起来

小丫鬟早就起来了

起来正在把窗帘打开

把窗帘卷起 试问卷帘人

问句被省略了

回答的答句出来了

却道海棠依旧

起因上句

李清照及于要打听

一夜刮风下雨

海棠花不知道咋样了

这个丫鬟呢

稍微往外简单的看了一下

就回答依旧

用“依旧”两个字

显然这个答复

李清照是不满意的

这一段情节

显然是化用了

韩偓的《懒起》那首诗

昨夜三更雨 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 侧卧卷帘看

这一段情景

跟韩偓的这首诗

所描写的意境非常相似

韩偓是李商隐的姨侄

他的父亲跟李商隐是连襟

后来晚唐的时候

一度做过宰相

他的诗也写得不少

而且在晚唐后期的诗坛上

还有一定的地位

李清照不满意

就回答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里的两个知否

反问 这两句的重复

是词牌子规定的

但是用“知否”二字

倒是李清照的自作主张

这里的两句话用得很好

故卓人月

在《古今词统》里就说

《花间集》云

此词安顿二叠语 最难

又评李清照这里的

知否 知否 口气宛然

若他人 人静 人静

无寐 无寐 便不浑成

也就换句话说

李清照这里用知否 知否

就用得很浑成

同学们注意

我们看古人的诗词

不仅要看他一些句子写得很美

还要它节奏非常紧凑

结构很浑厚

有些诗词就跟搭积木似的

每一句都还可以

但是它整个的

没有内在的密切联系

不能前期内转

整个的风格不浑厚 不浑成

像积木一样

手一打 全部散了

这首诗

也就是或者像那个

张炎批评吴文英词什么

像七宝楼台

拆卸下来 不成片段

这样的意思

这首词最受人们称赞的

是应是绿肥红瘦

这一句

绿是指树叶 红是指花

花谢了 凋零了

或者是至少衰落了

而绿的树叶

因为春雨浇灌过之后

枝叶长得更加壮了

这里用了一个

较粗俗的字眼

肥 肥这个字本来是粗俗的

有家小孩子养得很胖

你家宝宝多肥啊

你肯定人家听了不高兴

你一说宝宝长得多胖啊

多富态啊

人家很高兴

你讲了“肥”字

这个是较粗俗的字眼

在这里作者化俗为雅

称绿肥红瘦

却非常典雅

正像张綖《草堂诗余别录》所说

结句尤为委曲精工

含蓄无穷之意焉

可谓女流之藻思者矣

对这句称赞的

还有黄苏《蓼园词选》当中就有

按一问极有情

答以依旧 答得极澹

跌出知否二句来

而绿肥红瘦 无限凄婉

却又妙在含蓄

短幅中藏无数曲折

自是圣于词者

黄蓼园的这段话说得很精道

不光是写了凄婉之情

又很含蓄 同时藏无数曲折

对这样一个生活当中一个小片断

小的生活当中一个小景

写得这样细腻而又出色 很难得

这里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

表现细腻而淡淡的伤春情节

造语工巧 平淡自然

结尾又含蓄 又出色

因此绿肥红瘦这句话

很受宋人的推崇

南宋时期宋人借用绿肥红瘦

而写入词中的

我们举下面三个例子

黄机的《谒金门》

风雨后 枝上绿肥红瘦

赵善括的《好事近》

是处绿肥红瘦 怨东君情薄

吴潛的《摸鱼儿》

满园林瘦红肥绿

休休春事无几

这里黄机是一个

著名的爱国词人

吴潛不但是爱国词人

而且词作数量很多

同时他做过宰相

南宋后期的词人吴文英

就经常得到吴潛的资助

跟吴潛的关系很密切

下面我们听一下吟诵

是我们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教授

吟诵的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