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在线视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下一节: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看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是同学们都很熟悉的

也是王国维很称颂的一首词

在辛弃疾的众多词作中

虽然它的篇幅较短小

却是辛弃疾写得

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

我曾经总结古往今来

许多历代词人的十首

最杰出的作品

我把它作为辛弃疾的

最杰出的代表作

列入这十首之中

这十首是李后主的《虞美人》

这个柳永的《雨霖铃》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岳飞的《满江红》

李清照的《声声慢》

辛弃疾的《青玉案》

加上萨都剌的

《念奴娇·登石头城》

石头城上 望天低吴楚 眼空无物

那首和苏轼《赤壁怀古》的词

再加上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在这几首中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

也是很出色的作品

它的副标题叫《元夕》

元夕是指阴历正月十五

也就是上元节 也称元宵

我国古代有元夕观灯的风俗

我们现在江南一带

还有十三交灯

十八落灯的说法

每年我们南京的夫子庙

都有看灯的

到那时候啊

我是不敢去的

原因是什么

那里就是两个人

一个人山 一个人海

像我们这个上了点年纪的

在那个人山人海那个堆子里

只看到人了

什么灯也看不起来

我也不敢在那个时候去

只有等人少一些的时候

可以去看看

这一首《元夕》

是辛弃疾的代表作

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

用元宵节的盛况

烘托出一个孤高

忧郁的那人形象

表现着作者

对这个形象的执意追求

下面我们来串讲这首词

词的上片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词的上片极力描写

元宵节的盛况

用铺叙的手法

极写上元灯节的华灯逞艳

歌舞声喧的节日景象

写得很热闹

而这种闹

为下面的冷清

作了很好的铺垫

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第一句写灯 写灯很多

挂满了树上

千树上都被很多花灯所挂着

同学们知道

那时候花灯是点的蜡烛

蜡烛只能用这种小小的蜡烛

点在灯里 我们江南一带

称这种小蜡烛叫拜烛

过去拜菩萨的这种小拜烛

小蜡烛过一段时间就得换

在当时以及现在我们

用那个连成串的那小彩灯

挂在树上 现在容易的多了

一通电 什么都解决了

过去点那个小灯是不容易的

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是写焰火 焰火飞在天上

然后落下来的时候

就像流星雨似的

更吹落 星如雨

正是一片灯的海洋 焰火的世界

(一会儿的时间) 令人眼花缭乱

花千树 星如雨

不仅写出灯火之盛之美

也给人一种热闹非凡的感受

渲染出节日的 热烈的气氛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宝马雕车跟李清照词的那个

《永遇乐》当中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用法是一样的

写这些女子和一些男子

骑着宝马 坐着雕车

而且女子身上洒着香水

一路香气满路

凤箫是对箫的美称

吹着那个悠扬的箫声

和那种鱼龙杂戏的舞蹈

指舞鱼灯 舞龙灯

写游人之盛 游人如织

前两句写灯 写那个焰火

后两句写游人

写这种元宵节的热闹的场面

如果说用一个字来概括

这首词的上片

重点是一个“闹”字 热闹

词的最后三句

描绘歌舞之乐

节日的夜晚

一片狂欢的景象

到处是笙箫齐鸣

到处是彩灯飞舞

一夜鱼龙舞

写人们彻夜狂欢

词的下片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是写观灯和看花的妇女

头上戴着闹蛾儿和雪柳

闹蛾儿是纸剪的一个装饰

雪柳是柳勒的那个

最早刚刚发芽的那个杨柳青

黄金缕也是装饰品

写这些女子带着春天的气息

打扮得花枝招展

整整齐齐 漂漂亮亮

这是写众多的女子都是这样

所以他跟这个女子

作者似乎跟这个女子约会

在这个女子中

在这些打扮得齐齐整整

漂漂亮亮 笑语盈盈的

这些女子中寻她千百度

这第三句

众里寻她千百度

是承上而言的

就在这些女子的人堆中

找了千百度

在这里普通的女子中

找不到那个人

实际上众里寻他千百度

实际上是以找不见为结束的

写女子们带着幽香

从词人的眼前走过

描写这些观灯的游人

也为下面写那个女子

别具一格的

绝世独立的个性作铺垫

看女子们一个去字

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

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

寻找了千百度

这些少妇 美女

都一个个从眼前过去

却没有他要寻找的对象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千百次的寻觅

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

发现了她

人们在尽情的狂欢

陶醉在热闹场中

她却在热闹的圈子之外

独自站立在灯火阑珊之处

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

和孤高的形象

众里寻她千百度

极写寻觅之苦

而蓦然二字写出

发现意中人的惊喜之情

词到此戛然而止

而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触

创造的意境却引人深思

这一首《青玉案》

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词的末句奇峰突起

勾勒出一个清新淡雅

超凡脱俗

绝世独立的女子形象

这样一个自甘寂寞 不慕荣华

不肯随波世俗的女子

是鹤立鸡群 独标一格的

这首词开头用大量的笔墨

渲染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最后却把笔锋一转

以冷清作结

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

读这首词也容易使我们想到

刚才的那一首《破阵子》

那个用陡转的笔法

那个是前九句写一层意思

后面的结尾一句

写另一层意思

在这里也是用前面的几句

极力铺张 铺张扬厉 甚至有点赋的笔法

后面他一下子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用两三句就反转

一下子反转

全词就是运用这种

强烈的对比手法

反衬出一个自甘寂寞 独立不移

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

灯火写得愈热闹

则愈显得那人的孤高

写得愈忘情

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作者写这样一个不肯随波逐流

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

是有所寄托的

这一首词从爱情的角度来讲

它的寓义是爱情的路上

经过千番努力 万般追求

最爱真爱终于没有被错过

正果就在不经意的回首之间

被你得到

作者写这样—个不肯随波逐流

自甘淡泊 绝世独立的女性形象

是有所寄托的

词人假借一位厌恶热闹

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

高洁的志向和情怀

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

实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在

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就说

自怜幽独 伤心人别有怀抱

应该说是《艺蘅馆词选》

不是梁启超所编

而是《艺蘅馆词选》

也就是梁令娴编的

引用梁启超的话

自怜幽独 伤心人别有怀抱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年代

和写作的地点

历来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1982年 我发表的

第一篇学术论文

题目就叫

《稼轩词青玉案写作年代质疑》

我认为这首词

应该写于淳熙九年

也就是公元1182年

作者被免去江西安抚使

本来改任浙东提点刑狱

是一种降职

但是后来朝廷

很快取消了那个降职

辛弃疾就是完全没有官职

在等待着

新的官员来移交的时候

在隆兴府

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

度过的元宵节

这个时候作者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他是希望能够隐居

能过一次农村生活

在此之前

他已经在江西上饶

造了一个新房子

也就是带湖新居

他写的带湖新居

将成的《沁园春》词当中

甚至盼望

他说 沉吟久 怕君恩未许

此意徘徊

家里盖了这个小楼

盖了这个别墅

本来等待先生归来

等待自己归去

又怕皇上不批准

现在能够批准了

但是被罢官到底

自己心情

而且这意味着自己

早年的抗金复国的那种理想

从此就化为乌有了

他也还料不到

等着自己的是二十多年的

闲居生活

陈廷焯的《词则》就说

艳体亦以气行之

是稼轩的本色

梁启勋《词学》也说

的是踏灯情事

而意境之高超

可谓独绝

王国维对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句话 特别欣赏

他在《人间词话》里说

这三句也是古今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

必须经过三个境界的

第三境界

也就是最高的境界

王国维是很有见解的

他的学问广博 眼光独到

从这样一首

类似爱情词的作品当中

能归纳出第三个境界

而且把它作为最高的境界

是独具眼光的

是我们这些学词的人

无可比拟的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