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四、花间词(下) >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在线视频

下一节: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菩萨蛮》五代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非常好懂

不难解

我们简单的串讲一下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这里倒有一个

大家见惯了的词

我得讲一讲

江南 江南是怎么指的呢

江南有广义的江南

比如我们现在

报天气预报的时候

经常说未来两三天之内

江南地区多雨

这个江南是指长江之南

是广义的

包括我们江苏的南部

浙江省 江西 安徽 湖南等等

广袤的地区都是江南

但是古诗词上讲到的江南

多半是指狭义的江南

这狭义的江南

是指我们江苏的南部

江苏长江以南的部分

加上浙江的北部

就是杭嘉湖平原

就是杭州 嘉兴 湖州

这里的一代地区

称为江南

诗词当中的江南

多半是指这里

刚才 对照那个《唐才子传》当中

说到的一句话

韦庄曾经到过越中

越中 在越中生活过很长的时间

这里的江南可能更多的是指

浙江的北部地区

也就是杭嘉湖一带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大家都说江南好

大家从历史上知道

自从南北朝时期

就是六朝时期

江南成了全国的经济文化

相对比较安定的地方

因为南北朝时期

北方经过了五胡之乱

这个西晋一灭亡之后

出现了这个很多个政权

有二十几个政权

非常战乱不已

相比较江南一带安定一些

江南虽然

也经过东吴 东晋 宋齐梁陈

但是一般的都是

都是经过禅让的形式

而不是经过战争的夺取政权的

所以江南比较安稳

从那个时候

江南的经济就开始高度发展

到唐宋时期

往往北方也是战乱较多

你像黄巢之乱的时候

北方还有安史之乱

北方都乱得不得了

但是相对的江南这一边

受到的涉及较小

所以江南就成全国的经济中心

到近现代明清时期

更是 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

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后期

现在我们的长三角这一代

也是全国经济文化

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人人尽说江南好

所以在古代的诗歌

包括当代的诗词当中

人们说哪个地方好

总是跟江南比

说它比得上江南

甚至超过江南

实际上它心中有一个尺度

江南是理想的地方

如果超过江南

那就是更好的地方了

比如有一个50年前

当时我才进大学的时候

有一个纪录片叫《军垦战歌》

其中有个插曲

叫《边疆处处赛江南》

是写新疆的那个军垦农场

甚至比江南还好

当然 当时是超不过江南的

但是这个歌曲子讲

人人啊尽说江南好

我说边疆赛江南

就是那个曲子流行很广

好像到前几年人们还偶尔唱起

人人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这个句子理解当中

要解决这个合字

合是应该的意思

应该的意思

游人应该老于江南

乃至于老死于江南

既来到江南

就不要匆忙的回去

这是奠定下

整个这首词的基调

江南的景致很美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江南多水

大家知道

像鲁迅笔下写到的

他那个绍兴那一代

出门就得坐船

坐那个小乌蓬船

用那个脚蹬的

江南多水

我的家乡是在长江当中的

一个小岛

周围全是浩瀚的大江

一隔就是几十里路

二十里路宽

到处是水 水

江南是水的世界

春水碧于天

当时的水也没有什么污染

到春天 蓝天映在碧水里

水天一色

画船听雨眠

这个画船等于是

那个小船的一种美称

听到雨打船篷的声音

而安然入睡

其实这种事情在古代也很普通

但是临在这里

同学们是不是看得出

这是一幅江南春水图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在作者的笔下

写出这样的句子来

写他对江南的留恋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这换头之后

开头的这个两句

上片写江南的景色好

江南的人也好

江南的女子很漂亮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垆是卖酒的酒坛

古代人把酒放在那个

那个酒坛子

那个小的那个口的

那个酒坛子里头

外面用稻草先缠了一层 又一层

外面再用泥或者石灰之类

把它泥起来 便于保温

把酒加热了放在酒坛子

你来弄那个酒端子

打一壶或者打多少给你

你也可以拿回家

也可以就在这儿喝

垆边人是卖酒的女郎

大家还记得那个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

当司马相如娶得卓文君之后

但是她的卓文君的父亲

不想认她

所以他们只好在这个

那个县城开一个酒店

由卓文君当垆卖酒

站在酒坛子旁边卖酒

这个垆边人就是卖酒的女郎

这里的人当然不是卓文君

但是也像卓文君一样漂亮

垆边人似月

像月那么美丽的女子

这里没有讲她的面容有多漂亮

当然这个似月也代表面容

皓腕凝霜雪

写这个女子的手臂

像霜雪凝结而成的

非常洁白

江南的景致好 人也好

所以最后词的结尾讲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你没有到年老的时候

不要轻易的离开江南

离开江南你回到家乡

思念江南

你会痛断肝肠的

这首词不难懂

但是每一句话

都写得清新明丽

充满着骨秀

就像前面的专家评论的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风光的

秀丽宜人

赞美了江南美女的娇小可爱

然而这一系列的描写

都是在无可奈何

强作的自我安慰之语

用以反衬自己的思乡哀愁

同志们知道

早年的韦庄

是漂泊江南的一个不第的秀才

还没有中进士的

一个落魄的举子

晚年的韦庄是有家归不得的

他家在长安

可是他流落到四川

却也有家归不得

这里的江南也有不同的理解

陈廷焯就说

一幅春江图画

意中是思乡

笔下却说江南风景好

真正泪溢中肠 无人省得

结言风尘辛苦

不到暮年不得回乡

预知他日还乡必断肠也

与第二句的语气相合

陈廷焯又说

讳蜀为江南

是其良心不殁处

端己人品未为高

然其情亦可哀矣

他这里 陈廷焯认为

他这个笔下指的江南

实质上指的蜀地

相对于北方长安来说

蜀地是南方

陈廷焯又说

端己《菩萨蛮》四章

惓惓故国之思

而意婉词直

一变飞卿面目

然消息正自相通

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

合而离者也

端己之视飞卿

离而合者也

俞陛云也说

次章江南好指蜀中而言

皓腕相招 喻蜀王縻以好爵

还乡肠断 言中原板荡

阻其归路

未老莫还乡句 犹冀老年归去

俞陛云是俞平伯的父亲

他活到1951年

他曾经中过清朝的进士

他的这个文字

都是很快的能切中要害

这里特别提到 未老莫还乡

实际上内心说是不想回乡

不要回乡

但实际上他希望能回乡

回乡意味着回到长安去

长安又是唐王朝的象征

这首词不排除

是他早期的作品

他早期确实在四十六七岁之前

长期流落在江南

据《唐才子传》认为

就是在越中一带

就是现在的杭嘉湖一代

这种可能性是应该存在的

人们因为对他的后来的身世

比较清楚

认为他曾经流落蜀中

也可能是晚年

想起江南的所作

吴世昌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的一个著名的研究员

他也是我们中央大学毕业的

他说这首词作于883年

至江南周宝幕府之后

此时关中及中原均有战事

江南平静

故云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其时长安尚为黄巢所占

故曰 还乡须断肠也

吴先生的这个观点

也可以供大家参考

那么如果这句话

吴先生这个观点成立

那就这首词

应该是韦庄早年的作品

跟后来流落蜀中

就没有关系了

黄进德先生

是扬州大学的一个教授

也是跟我是很好的朋友

我的《唐五代词选》

就是黄先生送给我的

此词不用曲笔 不假雕饰

一气直下 略无挂碍

临了以未老莫还乡一句陡转

反跌出还乡须断肠

似直而纡 似达而郁

暗示出伤时念乱

无限悲凉的情怀

以直笔写曲情 弥觉深切

黄先生回避了这首词的

究竟是写于蜀中

还是早年在越中

写的这个问题

但是分析得很透辟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