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  1.李纲《苏武令》 >  1.李纲《苏武令》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李纲《苏武令》在线视频

1.李纲《苏武令》

下一节:2.张元干《贺新郎》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李纲《苏武令》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欢迎大家走进

我们清华大学慕课课堂

这节课我们讲

唐宋词鉴赏的第二十一讲

继续讲南渡词

讲李纲 张元干和岳飞的词

下面我们先讲李纲的《苏武令》

大家先听吟诵一遍

苏武令 李纲

塞上风高 渔阳秋早

惆怅翠华音杳

驿使空驰 征鸿归尽

不寄双龙消耗

念白衣 金殿除恩

归黄阁 未成图报

谁信我 致主丹衷

伤时多故

未作救民方召

调鼎为霖 登坛作将

燕然即须平扫

拥精兵十万

横行沙漠

奉迎天表

李纲是一个南宋的爱国将领

他既是文人 也算武将

做过宰相

字伯纪 福建邵武人

宋徽宗政和二年进士

历官太常少卿

钦宗时

授兵部侍郎 尚书右丞

高宗即位之初

一度起用他为相

曾力图革新内政

但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

绍兴二年

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

兼知潭州

不久又被罢免

他多次上疏

陈抗金大计 均未被采纳

后抑郁而死

《全宋词》收他的词54首

他的词是当时时代的最强音

具有写家国之恨的爱国之作

对于李纲

宋代人和后人

都给予较高的评价

朱熹就说

纲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

知天下之安危

不知身之有痼疾

虽以谗间窜斥濒九死

而爱国忧君之志

终不可夺者

可谓一世伟人矣

朱熹显然对他很崇敬

元代的脱脱

编宋史的时候

写到《李纲传》就说

以李纲之贤

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

莫或挠之

二帝何至于北行

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

夫用君子则安

用小人则危

不易之理也

脱脱也认为

如果李纲受到重用

能够让他主政

两个皇帝不至于会被虏北上

而宋朝也不会有南渡的偏安

可惜像李纲这样的爱国人士

自己的身世处境都很悲凉

他们的不幸也是国家的不幸

这是一幅剧照

倒是写出了李纲的那种

忧国忧民的老宰相的形象

李纲做宰相是宋高宗初立

迫于军民抗金情绪高涨

起用著名的抗战派将领李纲为相

似乎要想所作为

但他内心畏敌 只图苟安

并无抗金决心

不久李纲就被投降派排挤罢相

这首词大概是李纲罢相后写的

也不尽然

其中率精兵十万 奉迎天表

应该是在位的官员

否则你何从能率精兵十万呢

有那样大的口气吗 对不对

所以这里

我们可以仔细的推敲

两种说法

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

大家读过《说岳全传》的话

《说岳全传》当中

似乎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写岳飞带着他的随从张保

坐着一条小船渡江

走到半路上

这个渔夫拿出一把刀来

要跟岳飞要买路钱

说我在这里

天王老子从我这儿

皇帝老儿从我这儿走

都得给买路钱

张保说我们实在没有钱

没有钱

他说天下只有两个人

可以不付钱

一个是当朝宰相李纲

另一个是岳元帅 岳飞

两个人可以不用付钱

其他的就算皇帝老儿从这走

都得付钱

当然了这是小说

未必一定可靠

这个人叫王横

最后张保说这位正是岳元帅

正是岳飞

所以王横就在船上倒头便拜

最后上岸之后

愿意跟从岳飞

追随岳飞鞍前马后去效劳

后来两个人上岸还比赛

岳飞骑着马 快马加鞭

他们两个人追赶

最后张保走到马的头子那

王横跟在马后头

所以马前张保 马后王横

有这么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是写岳飞的

但是也不难看出

在当时的南宋

爱国军民的心目当中

他们最崇敬的人

一个是李纲 一个是岳飞

老百姓们安邦定国

收复失地

重新平定金乱

这样的希望寄托在岳飞

和李纲这样的人物身上

可见得李纲

在爱国人民心目当中的地位

这个小故事

倒是颇有一定的说服力

下面我们解读这首词

首先看词的上片

塞上风高 渔阳秋早

惆怅翠华音杳

驿使空驰

征鸿归尽

不寄双龙消耗

念白衣 金殿除恩

归黄阁 未成图报

这首词的上片

基本上绝大部分

是用四字句和三字句

四字句较多

显得句子较为短促

节奏也比较紧

韵脚也较多

上片写词人对被虏到北方的

徽钦二帝的忧念

和自已报国未成的忧愤

因为靖康之乱之后宋徽宗

宋钦宗被俘虏北上

相传是关在金国的一个枯井里头

过着人不人

鬼不鬼的那种半生不死的那种日子

塞上风高 渔阳秋早

开头两句泛写北方的秋来

引起对被虏至北方的

二帝的怀念

塞上 渔阳

在这里不一定要

实际上是为下面

写二帝的经历做铺垫的

风高秋早

北方秋冬季节到得早

北方天气容易寒冷

据说今天晚上

小雨就要转为小雪了

北京今年已经下过一场雪了

我们的家乡南面

天气还暖和着呢

这里已经早早的开始入冬了

这里写塞上风高 渔阳秋早

是念念不忘为下面的

惆怅翠华音杳

是为翠华音杳做铺垫的

翠华是皇帝的仪仗

大家还记得

前面我们学过的

《长恨歌》当中就有

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

写马嵬之变发生的时候

皇帝逃出长安城才一百余里

现在精确地马嵬驿

到长安的火车站

是五十多公里

正好差不多百余里

另外我们读过

五代时候花间词人

鹿虔扆写的一首临江仙

翠华一去寂无踪

这样的句子

翠华也是以皇帝的仪仗

来代表皇帝或者皇家的政权

惆怅翠华音杳

在这里的翠华

代指北宋的政权

或者是北宋的两个皇帝

驿使空驰 征鸿归尽

不寄双龙消耗

经常派使者到北方去探望这二帝

但是大雁都归尽

也得不到双龙归来的消息

双龙就是指徽钦二帝

宋徽宗 宋钦宗

翠华音杳写二帝去北方之后

就一直杳无音讯

这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惆怅

虽有驿使 虽有征鸿

但终究得不到准确的双龙消耗

没有二帝的任何消息

这个消息是指好一点的消息

也许寄希望于二帝返回的

回来的消息

二帝被虏

北宋被金人所灭的情景

作者还历历在目

李纲对这一历史事件难以忘怀

深感耻辱

古代在封建社会

有君忧臣辱

君辱臣死的这种说法

皇帝被俘虏北上

对于这些爱国的臣子深以为耻

念白衣 金殿除恩

归黄阁 未成图报

作为一个忠君爱国的臣子

作者念念不忘

皇帝对自己的恩情

或者这里的皇帝

在封建社会代指国家

感激国家对自己的恩情

金殿除恩

就是指他是中过进士

进士是皇帝点名的 认可的

在金銮殿上授予进士的称号

念白衣 金殿除恩

应该是指中进士这件事

因为在中进士之前

他还是一个白衣

后来安排各种职务

尽管也可能在朝廷上

授予官职

但是那个时候

他已经不是白衣的身份

白衣是普通老百姓

在没有穿官服之前称为白衣

中了进士就不是白衣了

他觉得能够做到的就是抗金复国

以报君恩

但念白衣 金殿除恩

归黄阁 未成图报

虽然曾经被起用宰相 归黄阁

但还没有好好的报答

没有实现自己让二圣归来

也就是两个皇帝回来的

这样的理想

这里流露出李纲

对自已曾经受到重用

但却不能报国的无奈和悲愤

黄阁 汉朝的时候

丞相听事阁

及汉以后的三公的公署

公署的厅门涂黄色 称为黄阁

这里借汉指宋

唐朝人 宋朝人

都有一些喜欢借汉指唐

借汉指宋的这种做法

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当中

就有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口口声声汉家汉将

但实际都是指的唐朝的将领

像白居易的长恨歌当中

汉皇重色思倾国

汉皇 实际上也是写的唐皇

唐朝人如此

宋朝人也有这种习惯

我想为什么

我们华夏民族称为汉族

其中恐怕

跟唐朝人喜欢借汉指唐

宋朝人喜欢人借汉指宋

这种习惯

恐怕不无一定的关系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未必有一定的道理

这是词的上片 词的下片

谁信我 致主丹衷

伤时多故

未作救民方召

调鼎为霖

登坛作将

燕然即须平扫

拥精兵十万

横行沙漠 奉迎天表

词的下片在悲愤中

抒发自已抗金救国

报效君王的愿望和决心

谁信我 致主丹衷

伤时多故

未作救民方召

开头两句谁信我 致主丹衷

有谁相信我的一腔报国热心

和对君主的一片忠诚呢

伤时多故

因为国家多磨难

未作救民方召

大家注意

方召是指方叔和召虎

方叔 周宣王时率兵伐楚

召虎 宣王时领兵出征江汉

都是两个非常有作为的大臣

现在国家遇到危难

我却不能像方叔和召虎那样

来报效国家

自己感到有所惭愧

伤时多变

暗指朝廷

政治情况复杂多变

高宗启用他不久

很快75天就罢免了他

这首词也可能是在罢相之后

作者未作救民方召

未能像古代的方叔

和召虎那样

助君平乱

就是上片所说的未成图报

这几句作者

在谁信的感慨中

和未作的自责里

委婉地表达了

对朝廷时政的不满

也流露出一种怨愤之情

调鼎为霖 登坛作将

燕然即须平扫

调鼎为霖

就是指做宰相这样的职务

《书经》或者说《尚书》

《说命》当中有

若作和羹 尔唯盐梅

武丁又说 若岁大旱

用汝作霖雨

过去称做宰相是当盐梅

和霖雨的

就是协助皇帝治理国家

来补皇帝政局当中的一些不足

大旱就成为霖雨

烧汤就是作为盐和梅

做这个调料

借用这个典故

表示朝廷如果还让自己

登坛作将

或者再做宰相的话

他一定愿意率军征战

打败金兵 收复家园

燕然即须平扫

这个是用窦宪北伐匈奴的时候

到燕然山勒石记功这样的事情

所以古诗词当中

用到燕然这种典故

像范仲淹的渔家傲

就有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样的句子

燕然即须平扫

要平扫燕然山

把北边的这种入侵者平扫

拥精兵十万

横行沙漠 奉迎天表

最后三句

想象自已征战大胜的情形

带领精兵十万

横扫沙漠

奉迎天子归来

当然实际上金国人的统治区内

倒没有多少沙漠地带

过去横扫匈奴的时候

匈奴的居住地区

常常有较多的沙漠地带

在这里借指北方的政权

拥精兵十万

横行沙漠 奉迎天表

迎回两个皇帝

但是他是写得很好

但是他就没有料到

实际上像这样的文章

宋高宗看了是很不高兴的

他并不真的希望

这个二帝回归

二帝回归之后

他还做什么呢

所以明朝的

文征明的一首《满江红》

揭露了宋高宗当时的阴暗心理

这首表面上

是为岳飞的受迫害而写的

拂拭残碑 敕飞字

依稀堪读 慨当初

倚飞何重 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

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 堪恨又堪悲

风波狱

岂不念 封疆蹙

岂不念 徽钦辱

念徽钦既返 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

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 一桧亦何能 逢其欲

这是入木三分的

把宋高宗的阴暗心理

揭示得淋漓尽致

文征明的这首满江红

写的真不错

这首词也全都是押入声韵的

同学们切不可用普通话来读

用普通话来读一句都不押韵了

李纲不仅是一位

爱国忠君的臣子

也是一位善战的将领

他自信自已能够担当

这样的使命

即使遭受挫折

依然雄心壮志不减

吟唱着自已的慷慨报国之情

读来激奋昂扬 令人振奋

全词始终围绕着忠君报国

抗金雪耻

抒发了作者的满腔爱国的情怀

充分体现了作者不折不挠

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定要实现大志的决心

词作运用典故

在低徊悲愤中

唱出了抗敌爱国的昂扬之音

感人至深

李纲的爱国之情可钦可佩

如果真的国家

都重用像李纲 宗泽 岳飞

像韩世忠这样一些爱国者

宋朝是有救的

南宋不至于偏安一隅

而是每年向金国人去进贡

最后还亡在蒙古人手里

不至于如此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无情

李纲他们的命运

跟岳飞的命运同样悲凉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1.李纲《苏武令》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