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八、宋词概说 > 2.宋史概说(二) > 2.宋史概说(二)
从商业来说
它跟唐代有很多的不同
唐代的一些城市都是行政中心
而宋代的这些市镇
则趋于工商业化
它更多的是经济中心
而不是仅仅是行政中心
宋代更加自由的
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坊制”的突破
集镇的兴起
尤其居住区
和商业区的界限逐步消失
宋代这种“新型”的都市发展
都达到一定的规模
据当时我国
有十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
有四十多个
而当时的开封
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
后南宋的都城杭州
人口都达到100万以上
后来到元代马可波罗见到杭州
当时还称它
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因为除了杭州
除了汴京之外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是巴格达
就是伊拉克的首都
巴格达处于底格里斯河
和幼发拉底河的流域
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但是它的人口
也只有三十万到五十万之间
比起杭州和汴京小得多
可见当时北宋的经济发展
包括南宋
它的经济发展是在世界上
达到领先水平的
从事工商业的人口也逐步增多
产量增大
投入的资本幅度也大大扩充
当时的工商业的比重
超过了农业
工商业的比重超过了农业
它在商业运作中
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
这一点至少比西方早三百多年
著名的学者沈括
还写过《货币流通速度论》
这篇文章我没有读过
据说这个论文
也是有现代世界货币理论的
那种水准
经济的突飞猛进
创造了空前的财富和繁荣
也为宋朝的文化发展
提供了帮助
人口也因此大幅度的增加
宋代初年全国只有650万户
根据《元丰九域志》记载
元丰年间
全国的人口有1600万户
崇宁元年全国有户2000万户
根据今人的研究
宋代大观年间
大观三年全国的户数
达到2088万户
人口达到11275万
如果这个数字是可靠的
那么我国的人口第一次突破一亿
过去我们的印象当中
在清代雍正年间之前
我国的人口一直没有突破一亿
实际上在宋徽宗
北宋的末年已经突破一亿人口
而唐朝鼎盛时期的人口
没有超过7000万
宋代疆域要比唐代小得很多
但这种时候
人口能突破一亿一千万
有人说现在我们还提倡计划生育
大讲人口有什么意义
当时的人口数字
跟经济是有高度的联系的
因为当时整体
人们的生产力比较底下
人多创造的剩余价值才多
人口跟经济联系非常密切
现在跟人口
倒没有联系那么紧密了
因为少量的人
也能创造很多的物质财富
因为经济的发展
导致文化的辉煌
物质生活的富足
令人们精神的追求
变得越发迫切
当时宋朝的经济发展
强有力的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当时的诗词 歌赋 杂技
戏曲 民间音乐 小说 书法
建筑等艺术都高度发展
书法家有苏 黄 米 蔡
苏东坡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他们的作品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也是近于顶点的
就是“大汉奸”秦桧
也写得一手好字
我们今天用的宋体字
实际上就是以秦桧的字
为基础的
当时还有著名的
思想家 哲学家
北宋的时候程颐 程颢
和南宋的时候朱熹 张栻
吕祖谦都是著名的思想家
或者称 宋代称理学家
对于儒学在宋代
也发展到一个高峰
使得传统的“经学”
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
画家最负盛名的有赵佶
就是宋徽宗
范宽 马远 夏圭 郭熙 李唐
张择端等艺术界闻名的
这些著名的画家
大家都熟悉的《清明上河图》
前几天故宫
把真迹拿出来展览了三十多天
最近刚刚把它收起来
张择端的这幅画
现在我得到一幅
比较高清晰度的画图
大家来在网上看一下
我们以十几个画面
把这幅图展示它的各个片面
这个清晰度很高
这幅图也从另一个角度
反映了当时汴京繁荣的景象
我国历史上
文化出现三次大的高潮
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另一个是两宋时期的文化复兴
再一个是五四运动开始的
新文化运动
这三次文化兴盛的高潮
其中宋代两宋时期的
文化复兴是其中之一
这一点说明了
为什么我们宋词
能得到一个高度的发展
跟这个文化高潮是紧密相连的
陈寅恪先生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
像史学家汤因比也说
如果让我选择
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余秋雨先生也说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邓广铭先生说
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
所达到的高度
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也就是不但前面各代
达不到宋朝的水平
后来元明清各代
也同样达不到这个水准
较之汉唐
虽它的国家规模
主要是领土 版图
是大大缩小了
但是唐末五代的乱局
留给宋朝的
是一个濒于崩溃的财政
人民流离失所
文化青黄不接
宋朝放弃了那些
相比较没有经济
军事价值的地区
反而专心发展本国建设
因此实现资源使用的转向
带来经济 文化和科技的黄金时代
当然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不是学术界的完全的定论
宋朝开始的许多经济新的改变
很可能已经达到质变的程度
但是可惜 我们设想一下
后来因为宋朝灭亡之后
先是被金人占领了一定的土地
后来又是蒙古人打进来
这些相对的那些经济文化
比宋朝要落后得多的政权
取而代之
再加上后来满清人打过来
建立的这些政权
实际上使中国
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大大的减速
宋朝已经出现了西方工业革命
早期的许多技术成果
能容纳上千人的作坊
开始原始的机器生产
11世纪初宋朝的财政收入
是盛唐时期的将近三倍
南宋的海外贸易的税收
占国家收入的五分之一
而在这种局面
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
关于宋代的历史
我们这里就讲到这儿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1.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1.李清照《永遇乐》
-2.李清照《武陵春》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