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  3.苏轼《沁园春》(二) >  3.苏轼《沁园春》(二)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苏轼《沁园春》(二)在线视频

3.苏轼《沁园春》(二)

下一节: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苏轼《沁园春》(二)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

这首词

首先看词的上片

孤馆灯青 野店鸡号

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

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 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 凭征鞍无语

往事千端

上阕 借景写

早晨出发上路的情景

和一些抒发自己旅途的情怀

孤馆灯青 野店鸡号

旅枕梦残

孤馆是一个小旅舍

孤独的小旅舍

这首词写于在赴密州的途中

灯青 灯青意味着

灯不是很明亮

野店鸡号

野店跟孤馆是一致的

郊野的小旅店里鸡叫了

过去人们没有钟表

鸡叫常常是早晨报晓的

一个重要的信号

鸡叫三遍天亮

鸡叫头遍的时候

往往还比较早

但是如果急于赶路的人

要起来做饭

或者是起来吃早饭了

然后等到天一亮

或者是鸡叫三遍的时候

就可以上路

野店鸡号 旅枕梦残

第三句旅枕梦残

说明他是被鸡叫头遍惊醒的

他还正在梦中

还正在残梦

听到旅店的鸡一叫

就被唤醒了

这三句

写的很有浓重的生活气息

渐月华收练 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 朝露漙漙

这几句写眼前之景

早行之景 月华收练

因为他们上路较早

月亮还在天上

月亮收练

才把光线收起来

也就是渐渐的落下山去

晨霜耿耿 早晨的霜很重

云山摛锦 朝露漙漙

早晨上路之后一段时间

看到霜满地

这个时候朝霞已经开始亮起来

像锦缎一样铺开

朝露漙漙

漙漙是露水多的样子

同志们注意

在这里苏轼有一个笔误

前面讲晨霜耿耿

后面又讲朝露漙漙

尽管我们读来很优美

音韵也很铿锵

但是仔细推敲从逻辑上

这两者是有矛盾的

既是晨霜耿耿

说明天气已经很寒冷

跟朝露漙漙就不可能出现

这二者只能居其一

不可能同时出现

天气一般就气象学上

在摄氏5℃

零上5℃的时候

如果天气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

比如下雨或者是刮大风等等

这个时候尤其是晴朗的早晨

一般就会出现霜或霜冻

朝露就会变成霜

朝露和晨霜实际上本质上

是一个东西

都是水气凝结在草木

和地面上的

如果是天气比较暖和一点

不是很冷

那么就是露水

如果天气较冷

这个时候就凝结的白霜

而这两者不可能同时存在

既有露水 又有霜

这一点是作者的一个笔误

我们上这门课

尽管一方面要充分肯定

苏轼等许多大词人

在中国词坛上的杰出贡献

对他们一些名篇杰作

要大加好好的加以赞赏

但是也不要排斥

我们清华这一类的学校

我们学生

要有一种批判性的精神

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

也不隐讳这些名作

这些名家作品当中的一些疏漏

比如这里就是一个疏漏

当然这是我的看法

未必一定正确

欢迎同学们跟我展开争鸣

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 凭征鞍无语

往事千端 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作者这次从杭州赴密州上任

虽然是在意料之中的

甚至某种意义上

也是自己期盼的

为什么呢

通判相当于州官的副手

现在改任州官

尽管密州没有杭州大

经济富庶的程度

跟杭州也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毕竟改任州官

同时他又能靠自己的弟弟

靠得近得多

这本来是自己希望的

但是有着雄才大略的苏轼

走入仕途已经十多年了

但是仍然在这个小的州官任上

而且事实证明

后来他也很少能受到提拔

后来调任徐州知州 湖州知州

甚至最后还遭遇乌台诗案

实际上朝廷对他是不重用的

他自己就慨叹

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

心境并不很好

劳生是辛苦的生活

出自于《庄子·大宗师》

夫大块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 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区区是自称

感叹人世漫长

而人生很短暂

自己有一种虚度年华之感

自己想到自己的走过的道路

心里感到一点忧愁和郁闷

微吟罢 凭征鞍无语

往事千端

到这一段

作者以以孤 青 野

残 一些数字

勾画了早行时

清冷孤寂的环境

和自己有着郁郁寡欢的

这种凄清的心境

世路茫茫 而自己的前程未卜

生命苦短 却终日劳顿奔波

这一切 令词人心潮起伏

因而发出了

似此区区长鲜欢的浩叹

往事历历

不由得浮想联翩

词人这里用孤馆灯青

野店鸡号

旅枕梦残以及渐月华收练

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

朝露漙漙这样几句

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

旅途的早行图

上片虽然有所抒情

但以写景为主

词的下片就顺势引出一番议论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 但优游卒岁

且斗尊前

这段基本上是通篇的议论

这一点跟当时

苏轼自己写诗的情况

以及宋代诗坛上的情况

是一致的

宋代诗坛以文字为诗

以才学为诗

以议论为诗

这一点很受南宋

一个文学批评家

严羽的《沧浪诗话》的批评

苏轼就是宋诗的代表人物

他们这种在诗中发议论

是受了杜甫 韩愈的影响

这一点在诗中

应该说议论太多是个缺点

在词中苏轼发起议论较少

但这一篇议论较多

这个下片基本上都是议论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

在早晨赶路的时候

骑在马上

作者回首自己

进入仕途这十多年来的经历

当时共客长安

是二陆初来俱少年

二陆是指晋朝的陆机

陆云兄弟两个

他们都是很有文才的人

这两句说自己跟弟弟苏辙

一起进京赶考

就像当年的陆机 陆云兄弟一样

这两点都像

他们都是文学家

陆云兄弟也是文学家

苏轼兄弟也是文学家

都是很年轻有为的

当然在中国文坛上

陆机 陆云的地位

跟苏轼 苏辙的地位

是无法相比的

相差太远太远

但是在苏轼之前

兄弟俱有文名的

除掉曹丕 曹植兄弟之外

好像以陆机 陆云最著名

苏轼兄弟俩随着父亲进京赶考

受到欧阳修等人的重视

所以在礼部考试的时候

本来要取他为第一名

因为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

欧阳修看了苏轼的文章

怀疑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

他觉得把自己的学生取第一名

总归不是太好 要避嫌疑

所以没有把他定为第一名

哪知道打开卷子

当时是把名字是隐掉的

最后把卷子拆开一看

这并不是曾巩写的

而是苏轼写的

当然曾巩也是大家

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可见他的文风

跟苏轼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他考中进士之后

当时皇帝是宋仁宗

宋仁宗回家之后

见到皇后就说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这两个宰相就是苏轼和苏辙

当然后来苏辙

他做到了副宰相

苏轼从来没有

连副宰相也没有做过

这里词人

以西晋的陆机 陆云自况

自诩胸藏万卷

笔如铁椽 遥想当年

意得志满

少年得志的那种样子

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

这句话是出自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首诗当中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苏轼用杜甫的这两句话

既表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同时也有点意得志满

此事何难

实际上苏轼在这里

政治上还是有一点幼稚

没有认识到官场上的艰难

实际上他后面走的道路

更为艰辛

要想致君尧舜

此事实在太艰难

谈何容易

他说此事何难

对人生的艰难还认识不足

正因为词人在这里

联想了少年得志的往事

不禁心生豪气

致君尧舜 经邦济世

又有何难 一腔浩气

倾荡磊落 壮志豪情喷薄而出

充满着信心和希望

由此塑造了一位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

的政治家的形象

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

是言之有据的

苏轼才华横溢

而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苏轼的文学才干

他的政治才干

都是令人十分钦敬的

但是天不假以机遇

所以苏轼的一生

却在坎坎坷坷当中度过

当年的豪气

在眼下的现实当中

已经碰了一些壁

但词人仍宽慰自己

认为进退有据

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闲处看

这里也是说明苏轼

对当时人生和官场的认识

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时是机缘的意思

被重用和不重用

主要决定于机遇

行藏在我 入世行道

还是避世隐居

在于我自己

袖手何妨闲处看

认为自己不妨

先袖手旁观 观察

行藏在我这句话

语出于《论语·述而》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但是苏轼后来 如果到晚年

再回头看自己的这首词作

会嘲笑自己年轻的时候

把人生的艰难看得太容易了

重用或废弃

关键在于机缘

入世行道 还是隐世遁居

在于自己选择

不妨站在闲处

袖手观看时局

但实际上由不得自己

这一点思想

跟儒家实际是孟子讲的

达则兼善天下

退而独善其身的思想

是高度一致的

苏轼的思想

虽然也受佛家

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而且影响还蛮深的

但是苏轼的思想

占主导地位的

还是儒家思想

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里从这首词当中

也可以初步的看出

苏轼的豁达精神

他对眼前的得失荣辱

词人抱以超功利的

豁达的人生态度

用行舍藏

表现了词人被任用

或被弃置取决于命运

奔走仕途

还是遁世隐身

在我自己的超然的人生观

最后三句

身长健 但优游卒岁

且斗尊前

他安慰自己说

只要身体强健

优游岁月

我即便袖手旁观

斗酒樽前 又有何妨呢

喝上一杯酒

心情放开

旷达一些

来优游卒岁

度过人生

当然这样的结尾看似昂扬

实际上体现了儒家的文学思想

就是哀而不伤的观点

最后虽然忧愁

但是忧愁的不是

让读者潸然泪下的

而是让大家看了之后

仍然能够振奋的

这首词在写景

抒情 议论合为一体

将诗 文 经 史化入词中

既有形象的景象描写

又有抽象议论来论述政治

且在议论中

发表自己的人生观

和人生态度

抒写了沉郁惆怅的心境

文思连贯 一气呵成

这首词

已经具有了苏轼那种旷达的精神

和豪放的气势

这首词的议论 抒怀部分

遣词命意无拘无束

经史子集信手拈来

汪洋恣肆

显示出作者杰出豪放的才华

这一点我感受很深

读苏轼的词

深深感觉到我们这些人

读书还太少

知道的还太少

甚至为苏轼诗词作注的人

往往有很多

他用了有出处的地方

我们注不出来

我们读书比苏轼少得多

这首词叶嘉莹先生

也认为还有学习模仿柳永

欧阳修的痕迹

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好 关于这首词

我们就讲到这里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3.苏轼《沁园春》(二)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