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二十、南渡词人(上) > 3.朱敦儒《相见欢》 > 3.朱敦儒《相见欢》
下面我们讲
朱敦儒的《相见欢》
这首朱敦儒作品当中
也是充满着爱国之情的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朱敦儒 字希真
洛阳人 朱敦儒号称词俊
跟当时的诗俊陈与义
并称洛中八俊
大家见楼钥
这里呢客观上不讲课
陈与义当时以诗著名
而朱敦儒以词著称
当时都是洛阳的八俊
八个才子
在靖康建炎间 屡召不起
想叫他做官
他都不肯
当时他很有点狂放
在今天我们可以讲
有一点愤青的
有些不修边幅的愤青的
这样的意味
比如他写的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 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显然是在洛阳时
早年的作品
说不定写这首词的时候
他正跟陈与义这些人
经常在午桥桥上饮
南渡之后
绍兴五年被赐进士出身
守秘书省正字
历兵部郎中 临安府通判
秘书郎 都官员外郎
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之后就致仕
就是不做官了 退休
居嘉禾
如果就到这里为止
朱敦儒的人格是完美的
但可惜当时秦桧当国
喜欢将用骚人墨客以文饰太平
秦桧的儿子秦熺也好诗
于是选用朱敦儒的儿子
担任删定官
复除朱敦儒担任鸿胪少卿
秦桧死了之后
朱敦儒也被罢官
谈者谓朱敦儒老怀舐犊之爱
爱惜儿子 而畏避窜逐
故其节晚节不终
这一点是朱敦儒人格当中
一个重大的污点
绍兴二十九年 卒
有词三卷 名《樵歌》
大家注意称《樵歌》的
朱敦儒的词集称《樵歌》
清朝的时候
也有一个作家集子称《樵歌》
就是顾太清的丈夫贝勒奕绘
他的诗集称为《西山樵歌》
而顾太清的词集
称为《东海渔歌》
全宋词存朱敦儒的词246首
是较多的
因为在宋代词人中
除辛弃疾629首
其次就到苏轼362首
另外有几个三百多首的词人
也有几个二百大几十首的
像贺铸等一些词人
比较起来朱敦儒246首
大概可以进入前十名之内
就数量而言
可以进入前十名之内
但是由于朱敦儒
有跟从秦桧的这一段
有损于晚节的做法
所以词学界
对他的评价高下不一
比如清代常州词牌的创始人
张惠言编的《词选》
总共105首词
竟然收了朱敦儒5首
5首就是好事近
马上我后面介绍其中的一首
而辛弃疾也不过选5首
在105首的唐宋词中
总共选了105首
朱敦儒入选5首是太多了
但是正因为朱敦儒名节上有污点
所以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
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
俞陛云的《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全都不选他的
朱祖谋选了300首
一首都不选朱敦儒的
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
也入选近千首
也不选他的
俞陛云的《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选120家 909首
竟然朱敦儒一首都不选
这显然不是他的艺术水平达不到
而是他的人品大节有亏
这一点我们今天讲朱敦儒的词
一方面肯定他在文学创作上
有相当的成就
也达到宋代著名词人的这种水准
但是对他的晚节不保
这种也应该加以批判
这一点我们一分为二的看他
所以我们选他一首
让同学们对朱敦儒有所了解
但是在肯定他的词作的同时
也要对他的人品加以批评
这是他的一幅画像
这是他的《樵歌校注》
我一个朋友叫邓子年
在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过他的另一个版本的
《樵歌校注》
这首词就是刚才我们讲的
朱敦儒的金陵城上西楼 那首词
是写靖康之难 汴京沦陷
二帝被俘
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
这首词是他客居江南时所作
朱敦儒这首词
写于南宋的初年
靖康之难 词人南逃
金兵还在不断地南下
大家看上片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词人在一个秋天的晚上
登上了金陵城西边的城楼
登高望远 秋色尽收眼底
金陵城较大
究竟他登的是哪一座西楼
像后面 我们讲到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实际上也是金陵城的西楼
时间比这个要晚上几十年
因为陈与义是南宋的初年
而辛弃疾南来要晚好多
要晚三四十年
四十多年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这一点我们在解读这句话之前
要说明一下
在宋朝的时候
南京城靠近长江
现在长江北移了很多
登在现在包括南京的水西门
这一带的西面的城楼上
看大江只能隐隐约约 很远了
不像当时这里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能直接看到大江
正像辛弃疾那首词
《登建康赏心亭》也是这样
当时登到赏心亭
能清晰的看到大江
现在已经做不到了
同志们 特别是我们南京的同学
如果登上了这个城楼
他说这首词怎么写的
他怎么能看到大江
当年是看得到的
今天我们站在城楼上
看大江已经不那么清楚了
词人在秋天的晚上
登上这个城楼
登高望远 秋色尽收眼底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垂地写夕阳落下时的
动态之感
又有一种暮色
将要淹没一切的沉重之感
这一点显然是从谢朓的诗中
谢朓的诗有大江流日夜
客心悲未央 这样的句子
以大江为背景
暗示了词人的悲情
也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苍茫的暮色 奔腾的江流
辽阔的大地
在开阔的气势中
悲秋之意尽显
联系当时南宋政权的危难
词人内心的感伤 沉重
蕴籍其中
词的下片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继着上片写景
下片直接抒怀
中原乱三句 短促而有力
描写了靖康之乱
衣冠南渡的混乱时局
乱 散 包含着许多
无法尽说的沉痛之事
这里的簪缨散当中
包括作者自己
中原被金兵占领
许多士大夫
衣冠人士都南渡
散落到全国各地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以几时收作问
更是词人发自内心的呼喊
何时才能收复失地
重拾江山
这里既有对早日收复家园的渴望
更有对当时统治者苟安一方
不思收复中原的愤慨
结句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将这种沉痛和愤慨
进一步提升
也是对抗金时局的一种审视
和一种关怀
因为扬州在南京的北面
过了扬州再过去不很远
现在我们江苏的淮安那一带
就是淮河流经的地方
淮河以北就是金人的统治区了
所以扬州是抗金的前线了
所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秋风因词人内心的悲愤
而成了悲风
被赋予了浓重的主观色彩
词人一腔忧国的热泪
让这秋风吹落到扬州
在悲风吹泪
送泪的奇思中
感情更加的沉痛
扬州是抗金前线
词人吹泪到扬州
是对抗金事业明显的关切之意
换句话说
朱敦儒在后期
虽然有一段屈辱的历史
那段依靠秦桧他做了高官
父子二人都因为借秦桧之力
去居高位 这一点是耻辱的
但是早期的朱敦儒
还是充满爱国之情的
这首小词只有三十六个字
由登高望远 写景 抒怀
其写景气魄之大
寄寓着感慨之深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亡国之恨
和爱国之情
写的非常感人
我们看一下
朱敦儒的另外一首词
就是我前面提到的
被收入张惠言《词选》里头的
好事近 渔夫词
我们五首当中
选其中的第一首
摇首出红尘
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
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
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
大家注意
这首好事近全是押的入声韵
这里节 笠 雪
和后面的月 色 灭
都是入声字
这首词很有点
使人们想到张志和的《渔歌子》
张志和的《渔歌子》
是写渔夫词
那首词写于盛唐的后期
这首词应该是写于北宋的晚年
有相似之处
如果是写于南宋的话
就有点不好了
因为正是家国兴旺之际
哪有心思来当一个渔夫
过这种隐世的生活呢
他还写过一首《朝中措》的词
跟我们刚才讲的金陵城上西楼
这首词有很多相似之处
登临何处自销忧
直北看扬州
朱雀桥边晚市
石头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
悲凉故国 寂寞潮头
个是一场春梦
长江不住东流
简直可以跟刚才的那首词
作为姊妹篇
同样也提到扬州
提到长江
这里也有悲凉故国这样的
也是以南京为背景
这些都是相似的
朱敦儒还写过一首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
擘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
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
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
一十四番回
也有家国之恨的感情打入其中
这一首也写的很不错
好 关于陈与义 朱敦儒的词
我们先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谢谢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1.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1.李清照《永遇乐》
-2.李清照《武陵春》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