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货币金融学 > 第12讲 货币政策规则 > 12.1 货币政策规则的发展 > Video
下面我们讲解
货币政策规则问题
中央银行在实施
货币政策的时候
它为了达到货币政策
规定的最终目标
有很多的做法
最根本的选择就是
是不是针对现实问题
进行逆经济风向行动
或者说针对现实问题
进行直接干预
或者给予一个
基本的行动准则
在这个准则下面
规范中央银行的行为
那么哪一种做法更合适
这就是我们
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着重讨论
货币政策规则
与动态不一致问题
以及讨论货币政策规则
设计一般原则
我们将讨论
货币政策规则当中的
工具规则
以及货币政策规则中的
目标规则
关于货币政策规则的讨论
主要基于政策设计的
动态不一致问题
对于货币政策规则的讨论
可以追溯到金本位制时期
但是货币政策规则
真正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纳
却是二十世纪
70年代以后的事情
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
很多国家纷纷的采用
以通胀目标
作为货币政策实施规则
而且实践表明
给定规则的货币政策操作
更能够稳定宏观经济
更有利于经济平稳持续增长
相机抉择
到底是什么样的含义呢
相机抉择的含义在于
政府在t时期
制定货币政策时
只考虑t期的宏观经济状况
在给定宏观经济状态的
前提下
最优化社会福利函数
从而得出最优的政策选择
相机抉择主要是依据
现实的客观经济情况
制定政策
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那么在相机抉择的时候
会产生动态不一致性
什么是动态不一致性
在给定个体经济人
追求其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
政府的政策规则
必须使得每个时期中的
社会福利函数达到最大化
但是政府在t期
为t+1期或者t+i期
制定的政策
在t+i期到来的时候
继续实行该方案
可能不再是最优的政策选择
在动态不一致的经济中
政府需要根据实际经济情况
随时作出政策调整
在动态经济中
政府根据相机抉择
作出的政策选择
会出现动态不一致性
具体来说
政府基于过去的估计
为未来设计的政策
在未来真正实施
该政策的时候
可能会偏离
未来特定时期的政策需要
这就如同我们前面讲过的
卢卡斯批判一样
你基于过去的数据
估计得到的目标参数
然后设定政策目标
给定政策方向的时候
由于市场主体的行为
会随着政府政策的变化
而发生调整
这时候再按照过去
参数设定的政策
就难以达到新的形势下
或者是市场经济主体
行为发生变动以后的
社会福利最大化
这就是动态不一致问题
动态不一致的出现
其实直接对相机抉择的
货币政策进行了挑战
在相机抉择下实施货币政策
非常容易产生
动态不一致问题
当私人部分为理性预期时
公众就会意识到
政府执行
通货膨胀政策的倾向
或者其他货币政策的倾向
公众在制定工资
和签定合同时
就会把这部分通货膨胀预期
考虑在内
结果是均衡产出和就业
仍然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
而通货膨胀率
却有很大提高
这里面我们假设政府是为了
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
降低失业率
但是扩张的货币政策
会引起通货膨胀上升
市场就会调整它的预期
要求增加工资
反而引起物价上涨
就业率并没有发生显著改进
具体我们可以看下图
在本图当中
横轴表示劳动失业率
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
STC表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我们看到椭圆形可以表示
由通货膨胀缺口
累计失业率缺口
计算得到的社会福利函数
也就是我们的椭圆形面积
那么我们看到
椭圆形面积越大
表示社会福利损失函数越大
在A点的时候
劳动失业率对应的一个水平
此时通货膨胀为零
如果政府试图通过
提高通货膨胀预期的形式
或者是通过扩张货币供应
来减少劳动失业率
比如说将A点移动到B点
这时候我们看到
失业率有所下降
通货膨胀有所上升
但B点对应的椭圆的面积
小于A点对应的椭圆面积
社会福利函数有所改进
但是随着市场预期一到
政府会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
会引起物价上涨
就会要求增加工资
此时劳动者会预期
实际工资水平保持不变
因此B点水平移动到
LPC线上
此时我们看到
失业率保持不变
但是通货膨胀
不再是零的水平
而是已经超过了零
高于A点
在LPC上
在LPC上高于A点的位置
因此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
比A点位置有所增加
如果政府持续的
通过扩张货币政策
试图降低劳动失业率
就会引起物价反复的上升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物价水平上升到D点
失业率仍然维持在
A点的水平
此时短期菲利普斯的曲线
与D点的切点
对应的社会福利函数
显然远远高于A点对应的
社会福利函数的损失
所以最后经济均衡点
就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的
一点上
找到稳定
也就是在AD线位置上
会有经济的长期均衡点
也就是说当政府试图通过
扩张的货币政策
降低劳动失业率的时候
只会引起物价上涨
只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并给社会福利
带来更多的损失
在有动态不一致时
能够预先承诺
去实行某项政策的政府
会收到较好的政策效果
相反一个比较短视
每一期都重新最优化
相机抉择的政府
却得不到很好的政策效果
解决动态不一致问题的
基本思想是
改变政府的相机抉择行为
用一套在时间上比较稳定
且有政府承诺的政策安排
来代替相机抉择
具体来说
在刚才这个图上
如果政府承诺
在A点降低失业率
但是不会反复的
通过扩张货币政策
来产生通货膨胀预期
市场主体的行为
就不会发生改变
市场的主体就不会
要求增加劳动工资
从而导致失业率保持不变
而物价有上涨压力
因此在市场行为
主体行为保持稳定的时候
市场行为主体
它的行为相对稳定的时候
货币政策可以达到
最小的社会福利损失
就要求中央银行
按照既定的规则
实施货币政策
下面我们简单的来
回顾一下
货币政策规则的历史
著名经济学家
芝加哥学派的
弗里德曼以前的
许多货币政策规则
都与金本位制度有关
金本位制度
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
货币政策规则
除了金本位制度以外
补偿美元规则
也与金本位制度有关
补偿美元规则强调
通货能够与黄金兑换
黄金的价值通过实际条款
来加以固定
比如说黄金的价值
通过物价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来定义
这样美元和黄金的
兑换关系
就能够确定
在金本位制度以后
弗里德曼提出了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
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量
增长率不变规则强调
需要公开宣布
保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
而且长期采用这一规则
根据经济增长状况
来给出适合的
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
而且只有长期采用一个
固定不变的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以及实现物价水平稳定
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弗里德曼坚持认为
货币政策必须保持其单一性
长期性和稳定性
弗里德曼认为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是保持物价水平稳定
稳定经济稳定货币
而不是降低失业率
或其他目标
他强调货币的首要目标
是稳定物价
然后才可以考虑到
就业增长目标
货币政策只能以货币供应量
增长率为控制指标
而不能盯住利率汇率
物价或其他变量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一经正确制定
就应该长期固定
而不能因经济波动
或其他因素做随便调整
弗里德曼的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
可用于解决货币政策工具的
不稳定问题
而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贴现率调整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
比例要求调整
包括公开市场操作
经常会面临传导机制失灵
以及货币供应量
或者利率无法精准控制
等问题
而强调货币供应量
按照一个固定增长率
进行变动
可以稳定市场预期
抵消货币政策工具的
不确定性
当然货币供应量
增长率不变规则
或者说弗里德曼的货币规则
也有其缺陷
货币供应量
增长率不变规则的
主要缺陷在于
其假定货币的收入
流通速度保持不变
但是现实经济中
支付制度会经常改变
支付制度的改变
会引起货币的收入
流通速度发生改变
货币的周转速度
发生改变以后
货币供应量
与物价之间的关系
就不再是稳定的关系
在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时候
如果货币周转速度下降
物价水平可能会保持不变
反过来
当货币供应量下降的时候
如果货币周转速度上升
物价水平也可能上升
因此只要货币的
收入周转速度发生变化
不再是一个稳定常数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
在稳定物价方面就值得怀疑
此外控制货币存量
有很多困难
中央银行往往只能间接的
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长水平
因为我们知道
货币供应量由基础货币
以及货币乘数共同决定
而基础货币变动的影响因素
很多货币乘数还会受到
通货比率
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
等因素影响
所以说中央银行在控制
货币供应量方面
往往力不从心
这也是弗里德曼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规则
后来被逐渐发展的
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克服货币供应量
增长率不变规则的上述缺陷
经济学家不断的发展了
新的货币政策规则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
麦克勒姆
梅茨勒基础货币规则
麦克勒姆梅茨勒
基础货币规则
是个典型的工具规则
它引起了后来的泰勒规则
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
以上是我们对
货币政策规则的简要回顾
-引言
--Video
-1.1 金融体系及其功能
--Video
-1.2 金融市场与工具
--Video
-1.3 金融机构
--Video
-1.4金融体系的监管
--Video
-作业--作业
-2.1货币的定义
--Video
-2.2货币的功能
--Video
-2.3支付体系的演进
--Video
-2.4货币的计量
--Video
-作业--作业
-引言
--Video
-3.1 认识利率(1)
--Video
-3.1 认识利率(2)
--Video
-3.2 利率的分类
--Video
-3.3 利率的决定:基于债券市场的分析
--Video
-3.4 利率的决定:基于货币市场的分析
--Video
-作业--作业
-4.1 利率的风险结构
--Video
-4.2 利率的税收结构
--Video
-4.3 利率的期限结构(1)
--Video
-4.3 利率的期限结构(2)
--Video
-4.3 利率的期限结构(3)
--Video
-作业--作业
-引言
--Video
-5.1 银行业务1
--Video
-5.1 银行业务2
--Video
-5.1 银行业务3
--Video
-5.2 银行利润
--Video
-5.3 银行风险管理1
--Video
-5.3 银行风险管理2
--Video
-作业--作业
-6.1 银行为什么特别1
--Video
-6.1 银行为什么特别2
--Video
-6.1 银行为什么特别3
--Video
-6.2 中国银行业的历史
--Video
-6.3 金融危机与全球银行业
--Video
-6.4 影响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因素
--Video
-6.4 影响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因素2
--Video
-7.1 货币供给系统
--Video
-7.2 多倍存款创造(1)
--Video
-7.2 多倍存款创造(2)
--Video
-7.3 基础货币模型
--Video
-7.4 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
--Video
-作业--作业
-引言
--Video
-8.1 费雪的货币数量论
--Video
-8.2 现金余额货币数量理论
--Video
-8.3 流动性偏好理论与货币需求(1)
--Video
-8.3 流动性偏好理论与货币需求(2)
--Video
-8.4 利率与交易性货币需求
--Video
-8.5 不确定性与预防性货币需求
--Video
-8.6 资产组合行为与投机性货币需求
--Video
-8.7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Video
-8.8 基于微观交易行为的货币需求理论
--Video
-作业--作业
-9.1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1)
--Video
-9.1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2)
--Video
-9.2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1)
--Video
-9.2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2)
--Video
-9.2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3)
--Video
-9.3 IS-LM模型(1)
--Video
-9.3 IS-LM模型(2)
--Video
-9.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比较
--Video
-9.5 长期中的IS-LM模型
--Video
-9.6 总需求
--Video
-作业--作业
-引言
--Video
-10.1 菲利普斯曲线
--Video
-10.2 总供给
--Video
-10.3 经济均衡与总产出
--Video
-10.4 通货膨胀
--Video
-10.5 为什么会出现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Video
-10.6 就业压力与政策干预
--Video
-10.7 理性预期与卢卡斯批判
--Video
-10.8 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1)
--Video
-10.8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2)
--Video
-10.8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3)
--Video
-作业--作业
-1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Video
-11.2 货币政策实施战略
--Video
-11.3 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Video
-11.4 公开市场操作
--Video
-11.5 贴现政策
--Video
-11.6 存款准备金管理
--Video
-作业--作业
-12.1 货币政策规则的发展
--Video
-12.2 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Video
-12.3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1)
--Video
-12.3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2)
--Video
-12.4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1)
--Video
-12.4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2)
--Video
-12.4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3)
--Video
-作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