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货币金融学 > 第12讲 货币政策规则 > 12.2 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 Video
下面我们来讨论
货币政策规则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货币政策规则
必须满足卢卡斯批判的要求
使构成货币政策规则的
模型参数
不会随货币政策变化
而发生变化
货币政策规则的设计
可以从下面的
宏观经济模型开始
在这个等式当中
yt是由内生变量
组成的向量
可理解成目标变量
比如经济增长比率
或者是劳动就业率
或者是物价水平
it是由工具变量组成的向量
it可以理解成是
货币政策工具
比如说基础货币增长率
或者是政策利率的水平
比如说美国联邦基准利率
ut
表示独立分布的误差项
也叫误差扰动项
A(L,g)和B(L,g)
是包含滞后项L
和政策参数g的多项式
这里面的L可以理解成
目标变量的滞后项
也可以是工具变量的滞后项
而g可以看成是政策参数
比如说我们讲
货币供应量增长
会引起经济当中的
总产出增长
比如说货币供应量增长10%
总产出会增长达到20%
这时候货币供应量
前面的参数就是2
2就相当于这里面的g
那么在上述模型当中
我们可以得到工具变量
it的解
it就等于G(L)yt
因此工具变量
或者货币政策工具变量
主要与政策参数
滞后的变量
以及目标变量有关系
工具变量的取值
可以根据期望得到的
目标变量求解得到
当政府对基本宏观经济形式
有充分认识时
就可以通过最优控制实验
求解出最优货币政策
it=G*(L)yt
这里面的G*
就是给定的货币政策工具的
政策参数
L是滞后项的参数
yt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或者就是我们前面讲的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当中的
某一个方面
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
设定的最终目标
来确定货币政策的操作
具体来说
我们假设
货币供应量增长10%
可以引起经济增长速度
达到5%
因此货币供应量前面的
政策参数就是0.5
那么这时候我们
希望GDP增长率达到10%
这时候我们的货币供应量
就应该是20%
所以说我们的货币供应量
只要达到20%的增长速度
我们GDP的增长率
就会达到10%的目标
这就是我们的
设定货币政策规则的
整个的思路
在设计货币政策规则的时候
关键是怎样获取数据
是用过去的数据
还是将来的数据
是有弹性的规则
还是没有弹性的规则
或者刚性的规则
是显性规则还是隐性规则
政策制定者
在选择货币政策规则时
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
目标和工具
政府在选择存量水平
还是增量水平
作为政策目标
会对规则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对选择以基础货币
作为工具变量
还是以短期利率
作为工具变量一直有争议
在设计货币政策规则时
必须将之区分为
刚性规则和弹性规则
两种类型
如果是刚性规则
那么政策就没有办法
随时间进行调节
弹性规则
还允许中央银行
根据现实情况做一定的调整
货币政策规则的设计
是通过一系列目标变量
和工具变量之间的关系
来完成的
而工具变量
主要是盯住
某项货币政策工具
目标变量
则需要盯住某项
宏观经济目标
因此这里面怎么区分
工具变量
和目标变量
是政策规则
货币政策规则设计之中的
一个重要的问题
工具规则主要和
货币政策规则目标相联系
目标规则主要是和
中央银行需要达到的
最终目标
或者中间目标有关系
货币政策目标
可以是社会福利水平
或者是产出稳定增长
和低失业率等等
货币政策的作用对象
可以是物价指数
名义收入或者汇率
而货币政策工具
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
能够控制的一些指标
货币政策工具
就是中央银行
经常操作的变量
比如说基准利率
或者是中央银行
可以控制的某个货币范畴
在货币政策目标
选择过程中
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是否应执行
固定汇率制度
以汇率稳定作为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中的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
对设定增长率目标
和设定增长水平目标的
权衡问题
增长率就是它的变化速度
增长水平就是变化的绝对量
对增长率目标
和增长水平目标选择的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建议
或者会对货币政策实施
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实际经济中
需要对货币政策工具规则
和货币政策目标规则
进行严格区分
由于大多数货币政策规则
在认证时
使用的是事后数据
当使用实时数据时
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我们当然希望得到实时数据
最后得到前瞻性数据
来设计货币政策规则
但是获得前瞻性数据
和实时数据的成本非常高
这样我们就只得退而求其次
通过过去的数据
经验数据
来估计政策参数
然后据此
来设计货币政策规则
因此利用事后数据
来设计的货币政策规则
总是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
我们在实际
货币政策规则的时候
需要尽可能的
克服这个数据问题
-引言
--Video
-1.1 金融体系及其功能
--Video
-1.2 金融市场与工具
--Video
-1.3 金融机构
--Video
-1.4金融体系的监管
--Video
-作业--作业
-2.1货币的定义
--Video
-2.2货币的功能
--Video
-2.3支付体系的演进
--Video
-2.4货币的计量
--Video
-作业--作业
-引言
--Video
-3.1 认识利率(1)
--Video
-3.1 认识利率(2)
--Video
-3.2 利率的分类
--Video
-3.3 利率的决定:基于债券市场的分析
--Video
-3.4 利率的决定:基于货币市场的分析
--Video
-作业--作业
-4.1 利率的风险结构
--Video
-4.2 利率的税收结构
--Video
-4.3 利率的期限结构(1)
--Video
-4.3 利率的期限结构(2)
--Video
-4.3 利率的期限结构(3)
--Video
-作业--作业
-引言
--Video
-5.1 银行业务1
--Video
-5.1 银行业务2
--Video
-5.1 银行业务3
--Video
-5.2 银行利润
--Video
-5.3 银行风险管理1
--Video
-5.3 银行风险管理2
--Video
-作业--作业
-6.1 银行为什么特别1
--Video
-6.1 银行为什么特别2
--Video
-6.1 银行为什么特别3
--Video
-6.2 中国银行业的历史
--Video
-6.3 金融危机与全球银行业
--Video
-6.4 影响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因素
--Video
-6.4 影响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因素2
--Video
-7.1 货币供给系统
--Video
-7.2 多倍存款创造(1)
--Video
-7.2 多倍存款创造(2)
--Video
-7.3 基础货币模型
--Video
-7.4 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
--Video
-作业--作业
-引言
--Video
-8.1 费雪的货币数量论
--Video
-8.2 现金余额货币数量理论
--Video
-8.3 流动性偏好理论与货币需求(1)
--Video
-8.3 流动性偏好理论与货币需求(2)
--Video
-8.4 利率与交易性货币需求
--Video
-8.5 不确定性与预防性货币需求
--Video
-8.6 资产组合行为与投机性货币需求
--Video
-8.7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Video
-8.8 基于微观交易行为的货币需求理论
--Video
-作业--作业
-9.1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1)
--Video
-9.1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2)
--Video
-9.2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1)
--Video
-9.2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2)
--Video
-9.2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3)
--Video
-9.3 IS-LM模型(1)
--Video
-9.3 IS-LM模型(2)
--Video
-9.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比较
--Video
-9.5 长期中的IS-LM模型
--Video
-9.6 总需求
--Video
-作业--作业
-引言
--Video
-10.1 菲利普斯曲线
--Video
-10.2 总供给
--Video
-10.3 经济均衡与总产出
--Video
-10.4 通货膨胀
--Video
-10.5 为什么会出现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Video
-10.6 就业压力与政策干预
--Video
-10.7 理性预期与卢卡斯批判
--Video
-10.8 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1)
--Video
-10.8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2)
--Video
-10.8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3)
--Video
-作业--作业
-1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Video
-11.2 货币政策实施战略
--Video
-11.3 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Video
-11.4 公开市场操作
--Video
-11.5 贴现政策
--Video
-11.6 存款准备金管理
--Video
-作业--作业
-12.1 货币政策规则的发展
--Video
-12.2 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Video
-12.3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1)
--Video
-12.3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2)
--Video
-12.4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1)
--Video
-12.4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2)
--Video
-12.4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3)
--Video
-作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