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临床中成药应用 >  第二章 中医的古代哲学基础 >  2.1 阴阳学说 >  阴阳学说---电子教材

返回《临床中成药应用》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阴阳学说---电子教材资料文件与下载

阴阳学说-电子教材(苏绪林)20200505.pdf---点此下载文件

阴阳学说---电子教材

中医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属性

季 节

时 间

温 度

湿 度

亮 度

重 量

性 状

属性

药 性

五 味

空   间

运   动   状   态

春夏

温热

干燥

明亮

热温

辛甘淡

上外左南天

上升浮

运动

兴奋

亢进

秋冬

寒凉

湿润

晦暗

寒凉

酸苦咸

下内右北地

下降沉

静止

抑制

衰退

 

一般的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阳的标志性属性,而水火皆具备,故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绝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体现:

一是阴阳属性可互相转化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二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阳阳的无限可分性。

三是阴阳属性因比较标准变化而变化。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就是因阴阳双方相互为用的关系失调而致。如果相互为用的关系破坏,阴阳不得相互资助,则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病变。

  (三)阴阳交感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周易·系辞下》所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量变之中,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基本形式为:

①此消彼长,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体现;

②此长彼消,包括阳长阴消和阴长阳消,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体现。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可表征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生命过程的协调有序。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物质与功能之间、兴奋与抑制的转化过程,都是处在互相制约、互相消长的动态变化之中的。

(五)阴阳的转化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转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渐变,如一年四季的温热寒凉变化;二是突变,如气候出现剧烈的寒热变化。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孤立与静止不变,它们之间相互联系。阴阳对立互根,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所存在的固有属性,而阴阳消长转化,是事物量变和质变的运动变化形式。在一定限度内,阴阳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消长运动可以由量变产生质变,从而形成阴阳转化,这就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全部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部位与结构的阴阳属性:就人体的部位与组织结构来说,则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体表中之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脏腑中则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心肝为阳,肺脾肾为阴。

  (2)气血津液的阴阳属性:根据气是无形的物质,具有推动、温煦作用,血是有形的物质,具有滋养、濡润作用,则气为阳,血为阴;在气中,则卫气为阳,营气为阴。

  (3)经络循行的阴阳属性:就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而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则多属阴(如手足三阴经),只有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腹部。

  (4)组织结构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人体各部位、各种组织结构、各脏腑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讲,则胸属阳,腹属阴。同样,五脏阴阳属性,若以上下来分,则心肺在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又称“至阴”)。脾属太阴,太阴为三阴之始,故脾为至阴。

  五脏阴阳属性的划分

肃降

阳中之阴

推动

阳中之阳



阴中之至阴

升发

阴中之阳

封藏

阴中之阴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说明机体的防御功能:阳气在外,具有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外卫机能。阴精在内,是阳气的物质基础,为阳气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2)说明脏腑的功能活动:在脏腑生理功能方面,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每一脏腑中又各有阴阳,凡属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脏器和精气则属阴。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功能作用而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

  (3)阴阳相对平衡的生理意义:中医学在生理上强调阴阳相互协调和平衡。体内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消长转化,维系着协调平衡的状态,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得到稳定发挥。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二)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六淫邪气中,寒、湿、燥属阴,风、暑、火属阳;从内外言,外感病因为阳,内伤病因为阴等。

  2.阴阳盛衰的病理表现

  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以概括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和消长关系失调而导致的寒热虚实病理变化。

  (1)阳胜则热:指阳热充盛,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产热过剩或散热不利之病理状态。如急性热病初起,发热面红,体温可达38℃以上,甚至高热、烦躁。阳热偏盛则灼耗阴津,故热病常见口渴喜饮、便干溲少等津亏液少的病理表现。

  (2)阴胜则寒:指阴寒内盛,功能抑制或障碍,从而导致阴寒水湿病邪积聚,机体热量不足等病理状态。如受寒饮冷,寒邪直中于里的病证,可见腹痛、腹泻、怕冷、喜热等症。

  (3)阴虚则热:指阴液(包括精、血、津液)亏损,阴不制阳,导致相对阳亢,功能虚性亢奋,从而出现低烧、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病理表现。

  (4)阳虚则寒:指人体阳气虚损,全身性功能衰退,阳不能制阴,阴相对偏亢,从而出现热量不足的虚寒性病理状态。

  (5)阴阳互损及转化:指精与气或气与血之间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致的虚实病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阴精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常导致对方也不足,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后导致“阴阳两虚”,此即慢性虚性病证常见的病理发展过程。

  (6)阴阳转化: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证候的阴阳属性会发生转化,诸如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阴寒证转化成阳热证等发生质的变化。

  (三)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在诊法方面,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以色泽的明暗分阴阳,鲜明者病在阳分,晦暗者病在阴分。

  以声息的动态分阴阳属性,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四、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1.确定治疗原则

  (1)依据对立制约的原则,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若其相对一方出现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2)依据互根互用的原则,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不宜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为正气不足之虚实证,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对阴阳偏衰的治疗,明代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在用补阳药时,须兼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加用补阳药,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

  

  2.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习惯上仍然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三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浮之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沉降之药,其性多具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

  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下一节:中医的古代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返回《临床中成药应用》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临床中成药应用课程列表:

第一章 中医的基本特点

-导学

-1.1 整体观念

--中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PPT

--整体观念---教材

--整体观念测试题

-1.2 辨证论治

--中医的基本特点——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PPT

--辨证论治---教材

--辨证论治测试题

第二章 中医的古代哲学基础

-2.1 阴阳学说

--中医的古代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PPT

--阴阳学说---电子教材

--阴阳学说自测题

-2.2 五行学说

--中医的古代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PPT

--五行学说---电子教材

--五行学说测试题

-第二章 中医的古代哲学基础

第三章 藏象理论

-3.1 肝

--藏象理论——肝

--肝PPT

--肝---电子教材

--肝测试题

-3.2 心

--藏象理论——心

--心PPT

--心---电子教材

--心测试题

-3.3 脾

--藏象理论——脾

--脾PPT

--脾---电子教材

--脾测试题

-3.4 肺

--藏象理论——肺

--肺PPT

--肺---电子教材

--肺自测题

-3.5 肾

--藏象理论——肾

--肾PPT

--肾---电子教材

--肾测试题

第四章 中医诊法

-4.1 望诊(望神色)

--望诊——望神色

--望神色PPT

--望神色---教材

--望神色测试题

-4.2 望诊(望排出物)

--望诊——望排出物

--望排出物PPT

--望排出物---教材

--望排出物测试题

-4.3 望诊(望小儿指纹)

--望诊——望小儿指纹

--望小儿指纹PPT

--望小儿指纹---教材

--望小儿指纹测试题

-4.4 望诊(舌诊)

--望诊(舌诊)

--舌诊PPT

--舌诊---教材

--舌诊测试题

-4.5 闻诊(咳嗽与喘、哮)

--闻诊(咳嗽与喘、哮)

--闻诊(咳嗽与喘、哮)PPT

--闻诊(咳嗽与喘、哮)---教材

--闻诊(咳嗽与喘、哮)测试题

-4.6 问诊(问寒热与汗)

--问诊(问寒热与汗)

--问诊(问寒热与汗)PPT

--问诊(问寒热与汗)---教材

--问诊(问寒热与汗)测试题

-4.7 问诊(问经带)

--问诊(问经带)

--问经带PPT

--问经带---教材

--问经带测试题

-4.8 问诊(问疼痛)

--问诊(问疼痛)

--问疼痛PPT

--问疼痛---教材

--问疼痛测试题

-4.9 切诊(脉诊)

--切诊(脉诊)

--脉诊PPT

--脉诊---教材

--脉诊测试题

第五章 中医辨证

-5.1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辨证)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辨证PPT

--心与小肠辨证---教材

--心与小肠辨证测试题

-5.2 脏腑辨证(肺与大肠辨证)

--脏腑辨证(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辨证PPT

--肺与大肠辨证---教材

--肺与大肠测试题

-5.3 脏腑辨证(脾胃辨证)

--脏腑辨证(脾胃辨证)

--脾胃辨证PPT

--脾胃辨证---教材

--脾胃辨证测试题

-5.4 脏腑辨证(肝胆辨证)

--脏腑辨证(肝胆辨证)

--肝胆辨证PPT

--肝胆辨证---教材

--肝胆辨证测试题

-5.5 脏腑辨证(肾与膀胱辨证)

--脏腑辨证(肾与膀胱辨证)

--肾与膀胱辨证PPT

--肾与膀胱辨证---教材

--肾与膀胱辨证测试题

-5.6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PPT

--八钢辨证---教材

--八纲辨证测试题

-5.7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PPT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教材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测试题

-5.8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测试题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PPT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教材

-5.9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PPT

--卫气营血辨证---教材

--卫气营血辨证测试题

-5.10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PPT

--六经辨证---教材

--六经辨证测试题

第六章 中药学概论

-6.1 中药概述

--中药概述

--中药概述PPT

--中药概述---教材

--中药概述测试题

-6.2 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PPT

--中药四气---教材

--中药四气测试题

-6.3 中药五味

--中药五味

--中药五味PPT

--中药五味---教材

--中药五味测试题

第七章 方剂与中成药概论

-7.1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PPT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教材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测试题

-7.2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PPT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教材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测试题

-7.3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PPT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教材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测试题

第八章 内科常用中成药

-8.1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PPT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教材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2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PPT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教材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3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PPT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教材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4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一)PPT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教材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5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二)PPT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教材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6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三)PPT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 (三)---教材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7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心、脑血管科常用中成药(一)

--心、脑血管科常用中成药(一)PPT

--心、脑血管科常用中成药(一)---教材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8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PPT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教材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9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PPT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教材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10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PPT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教材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测试题

-8.11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五)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五)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五)PPT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教材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五)测试题

-8.12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PPT

--心、脑血管内科中成药(六)---教材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练习题

-8.13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一)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一)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一)PPT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一)---教材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4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PPT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教材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5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PPT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教材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16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PPT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教材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7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PPT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教材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8.18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PPT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教材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第九章 妇科常用中成药

-9.1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

--妇科常用中成药(调经剂)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PPT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教材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9.2 妇科常用中成药(二)

--妇科常用中成药(止带剂)

--妇科常用中成药(二)PPT

--妇科常用中成药(二)---教材

--妇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9.3 妇科常用中成药(三)

--妇科常用中成药(产后康复剂)

--妇科常用中成药(三)PPT

--妇科常用中成药(三)---教材

--妇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第十章 儿科常用中成药

-10.1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PPT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教材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10.2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PPT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教材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10.3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PPT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教材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第十一章 其他科常用中成药

-11.1 外科常用中成药

--外科常用中成药

--外科常用中成药PPT

--外科常用中成药---教材

--外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11.2 骨科常用中成药

--骨科常用中成药

--骨科常用中成药PPT

--骨科常用中成药---教材

--骨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11.3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PPT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教材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11.4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PPT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教材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11.5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PPT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教材

--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11.6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PPT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教材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第十二章 中成药应用案例

-12.1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PPT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教材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测试题

-12.2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PPT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教材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测试题

-12.3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PPT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教材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12.4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PPT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教材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12.5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PPT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教材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第十三章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

-13.1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意义PPT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意义---教材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意义测试题

第十四章 综合讨论

-病例讨论

-读新闻谈感想

-读文章谈感想:青蒿素发现始末

第十五章 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

阴阳学说---电子教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