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临床中成药应用 > 第六章 中药学概论 > 6.2 中药四气 > 中药四气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
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书中明确提出
药有寒 热 温 凉四气
历代本草在每一种中药后面
都要标明其药性的寒热
我们将这些内容称为四气
本节课我们需要掌握四气的概念
熟悉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在讲四气具体内容之前
我们首先思考一个问题
中药为什么可以治病
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到底是什么
前面我们在学习阴阳学说时知道
阴阳学说认为
人体健康的状态为阴平阳秘
病理状态下
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
导致机体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
即出现阴阳的偏胜 偏衰
阳胜则热 热者寒之
阴胜则寒 寒者热之
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即用中药的偏性
纠正人体疾病状态下所表现的偏症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偏纠偏
如果某位患者
因身体感受了温热的阳邪
出现高烧 烦躁 汗出 口渴
面红 尿黄 便干
苔黄 脉数等一派的实热症状
那么 这时候
我们在选择药物时
肯定首先会选择药性偏于寒凉的药物
来驱散热邪
接下来 我们首先看一下四气的概念
四气是指寒 热 温 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主要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
寒热变化的影响
在寒 热 温 凉四种药性中
寒与凉
温与热
分别是同一类药性
仅有程度上的差异
所谓凉者 寒之轻也
温者 热之次也
所以寒与凉 温与热常并称
此外还有平性
接下来
我们看下四气是如何认定的
作为药物性能的四气
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所产生的
不同效应而概括出来的
与所治疗疾病的寒温性质
是相对而言的
凡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
那么其药性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如黄芩 板蓝根
那么对发热 口渴 咽痛等热证
有清热解毒作用
表明这类药物属于寒性药
黄连对口舌生疮
心烦不寐
胃火牙痛等
心 胃火炽盛有清热泻火的功效
表明其属于寒性药物
能够减轻或者消除寒证的药物
其药性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如附子 干姜
对腹中冷痛 四肢厥逆等寒证
具有温中散寒作用
而麻黄 生姜主治风寒表证
表明这类药物属于热性药
下面我们看一下四气的临床意义
一般而言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作用
而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等作用
病证有寒热
药性有温凉
分清疾病的寒热属性
是临床辨证用药的关键
所谓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即寒证用温热药
而热证用寒凉药
均是临床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之中
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辨证施用
药物寒热温凉四气的运用
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辨明疾病的阴阳盛衰和寒温性质
有针对性的使用寒性或热性药物
二 寒温并用
在临床实际中
病情往往是复杂多变的
单纯的寒证或热证比较少见
出现表寒里热
上热下寒
寒热中阻等寒热错杂病证的时候
那么 我们需寒温并用
如张仲景《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
是寒温并用的非常典范的方剂
三 择时应用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曰
用热远热 用温远温
用寒远寒 用凉远凉
在炎热的季节避免使用热性药物
在温暖的季节避免使用温性药物
在寒冷的季节 避免使用寒性药物
在清凉的季节避免使用凉性药物
这是根据四季气候选择用药的
一般规律
下面 我们小结一下
今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述了四气的概念
认定依据及临床意义
知道四气是指寒 热 温 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一般而言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的等作用
而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的作用
好了
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导学
-1.1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PPT
--整体观念测试题
-1.2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PPT
--辨证论治测试题
-2.1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PPT
--阴阳学说自测题
-2.2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PPT
--五行学说测试题
-3.1 肝
--藏象理论——肝
--肝PPT
--肝---电子教材
--肝测试题
-3.2 心
--藏象理论——心
--心PPT
--心---电子教材
--心测试题
-3.3 脾
--藏象理论——脾
--脾PPT
--脾---电子教材
--脾测试题
-3.4 肺
--藏象理论——肺
--肺PPT
--肺---电子教材
--肺自测题
-3.5 肾
--藏象理论——肾
--肾PPT
--肾---电子教材
--肾测试题
-4.1 望诊(望神色)
--望诊——望神色
--望神色PPT
--望神色---教材
--望神色测试题
-4.2 望诊(望排出物)
--望诊——望排出物
--望排出物PPT
--望排出物测试题
-4.3 望诊(望小儿指纹)
--望小儿指纹PPT
--望小儿指纹测试题
-4.4 望诊(舌诊)
--望诊(舌诊)
--舌诊PPT
--舌诊---教材
--舌诊测试题
-4.5 闻诊(咳嗽与喘、哮)
--闻诊(咳嗽与喘、哮)测试题
-4.6 问诊(问寒热与汗)
--问诊(问寒热与汗)测试题
-4.7 问诊(问经带)
--问诊(问经带)
--问经带PPT
--问经带---教材
--问经带测试题
-4.8 问诊(问疼痛)
--问诊(问疼痛)
--问疼痛PPT
--问疼痛---教材
--问疼痛测试题
-4.9 切诊(脉诊)
--切诊(脉诊)
--脉诊PPT
--脉诊---教材
--脉诊测试题
-5.1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辨证)
--心与小肠辨证测试题
-5.2 脏腑辨证(肺与大肠辨证)
--肺与大肠测试题
-5.3 脏腑辨证(脾胃辨证)
--脾胃辨证PPT
--脾胃辨证测试题
-5.4 脏腑辨证(肝胆辨证)
--肝胆辨证PPT
--肝胆辨证测试题
-5.5 脏腑辨证(肾与膀胱辨证)
--肾与膀胱辨证测试题
-5.6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PPT
--八纲辨证测试题
-5.7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测试题
-5.8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测试题
-5.9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测试题
-5.10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PPT
--六经辨证测试题
-6.1 中药概述
--中药概述
--中药概述PPT
--中药概述测试题
-6.2 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PPT
--中药四气测试题
-6.3 中药五味
--中药五味
--中药五味PPT
--中药五味测试题
-7.1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测试题
-7.2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测试题
-7.3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测试题
-8.1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2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3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4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5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6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7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8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9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10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测试题
-8.11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五)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五)测试题
-8.12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练习题
-8.13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一)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4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5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16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7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8.18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9.1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9.2 妇科常用中成药(二)
--妇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9.3 妇科常用中成药(三)
--妇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10.1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10.2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10.3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11.1 外科常用中成药
--外科常用中成药
--外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11.2 骨科常用中成药
--骨科常用中成药
--骨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11.3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11.4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11.5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
--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11.6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12.1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测试题
-12.2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测试题
-12.3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12.4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12.5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13.1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意义测试题
-病例讨论
-综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