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临床中成药应用 > 第八章 内科常用中成药 > 8.9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教材
慢性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根据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心肌缺血和慢性心肌缺血。中医根据慢性心肌缺血的病变部位在心,以及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短气、疲乏无力等,将其归属于“胸痹”的范畴。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一、病因病机
(一)年老体虚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阴亏则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心,心脉痹阻,则为心痛。
(二)饮食不当
恣食肥甘厚味或经常饱餐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成心痛。
(三)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行输布,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
(四)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人,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
胸痹的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藏精主水等功能正常。其病性有虚实两方面,常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可交互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浊多见。但虚实两方面均以心脉痹阻不畅,不通则痛为病机关键。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血瘀、痰浊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之亏虚,其中又以心气虚、心阳虚最为常见。
二、诊断
(一)病史
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二)临床表现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咽喉痛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痛等。
4.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痛、胸闷。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突发的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晕厥。
7.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
8.无典型症状的患者仅感觉胃部不适、恶心,或者是牙痛、颈椎痛等。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还可作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活动平板心电图以及冠脉多排CT,必要时可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三、辨证要点
(一)辨疼痛部位
局限于胸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臂属、手指者,为痹阻较著;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多为寒凝心脉或阳气暴脱。
(二)辨疼痛性质
属寒者,疼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得冷加剧;属热者,胸闷、灼痛,得热痛甚;属虚者,痛势较缓,其痛绵绵或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属实者,痛势较剧,其痛如刺、如绞;属气滞者,闷重而痛轻;属血瘀者,痛如针刺,痛有定处。
四、治疗原则
针对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病机特点,其治疗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本虚宜补,权衡心之气血阴阳之不足,有无兼见肝、脾、肾脏之亏虚,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心气、温心阳;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理气化痰。补虚与祛邪的目的都在于使心脉气血流通,通则不痛,故活血通络法在不同的证型中可视病情,随证配合。由于本病多为虚实夹杂,故要做到补虚勿忘邪实,祛实勿忘本虚,权衡标本虚实之多少,确定补泻法度之适宜。
五、分证论治
(一)心血瘀阻证
临床表现:胸闷或胸痛,心胸刺痛, 痛有定处, 入夜为甚, 或痛引肩背, 伴有胸闷, 舌质紫黯, 舌面有瘀斑、瘀点, 脉弦涩。
辨证要点:刺痛,紫绀(口唇、面部、指甲,舌质)。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常用中成药:银杏叶系列、脉血康胶囊、血塞通片等。
1.银杏叶片
【成份】银杏叶提取物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后有胃部不适。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心力衰竭、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2.脉血康胶囊
【成份】水蛭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脉止痛。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3.血塞通片
【成份】三七总皂苷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50-100mg),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二)气滞血瘀证
临床表现:心胸满闷, 隐痛阵发, 时欲太息, 遇情志不遂时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部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脉细弦。
辨证要点:胸闷,遇情志不舒时易诱发或加重。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常用中成药:冠心舒通胶囊、乐脉颗粒,血府逐瘀丸、心可舒片等。
1. 冠心舒通胶囊
【成份】广枣、丹参、丁香、冰片、天竺黄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用于胸痹心血瘀阻证,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4周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恶心、胃部不适、胃中嘈杂不安等胃肠道反应。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1.哺乳期妇女慎用。2.重度心绞痛患者不宜单独使用本品,可与硝酸甘油等药物合并使用。
2.乐脉颗粒
【成份】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山楂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瘀通脉。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性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3.血府逐瘀丸
【成份】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黄、牛膝、枳壳(麸炒)、桔梗、柴胡、甘草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血内阻之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本品主要用于头痛、眩晕、脑损伤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空腹用红糖水送服。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忌食辛冷。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4.心可舒片
【成份】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气滞血瘀引起的胸闷、心悸。、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三)痰浊闭阻证
临床表现:胸闷重, 痰多气短, 肢体沉重, 形体肥胖, 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 纳呆便溏,呕吐痰涎,舌体胖大, 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 脉滑。
辨证要点:胸闷、痰多、苔腻。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常用中成药:血脂康,丹蒌片等。
1.血脂康
【成 份】红曲
【功能主治】除湿祛痰,活血化淤,健脾消食。用于脾虚痰瘀阻滞证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高脂血症;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轻、中度患者一日2粒 ,晚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1.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副作用轻微而短暂。2.本品常见不良反应为肠胃道不适,如胃痛、腹胀、胃部灼热等。3.偶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可逆性升高。4.罕见乏力、口干、头晕、头痛、肌痛、皮疹、胆囊疼痛、浮肿、结膜充血和泌尿道刺激症状。
【禁忌】1.对本品过敏者。2.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者。
【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脂、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史者服用本品尤其要注意肝功能的监测。2.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达正常高限3倍,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时,应停用本品。3.不推荐孕妇及乳母使用。4.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2.丹蒌片
【成份】瓜萎皮、薤白、葛根、川芎、丹参、赤芍、泽泻、黄芪、骨碎补,郁金
【功能主治】宽胸通阳.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用于痰瘀互结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憋气,舌质紫暗,苔白腻;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
【不良反应】1.部分患者服药后可出现大便偏稀。2.少数患者服药期间可出现口干。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产妇及便溏泄泻者慎用。冠脉结扎致犬心肌缺血试验提示,本品有减少心肌缺血程度和减少心肌缺血范围的作用。
(四)正虚血瘀证
1.气虚血瘀证
临床表现:心胸隐痛, 时发时止, 心悸气短, 动则益甚, 伴倦怠乏力, 声息低微,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辨证要点:隐痛,气短,乏力,舌淡暗。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
常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脑心通胶囊等。
(1)通心络胶囊
【成份】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胃部不适。
【禁忌】出血性疾患,孕妇及妇女经期及阴虚火旺型中风禁用。
【注意事项】服药后胃部不适者宜改为饭后服用。
(2)血栓心脉宁胶囊
【成份】川芎、槐花、丹参、毛冬青、水蛭、人工麝香、人工牛黄、蟾酥等、冰片、人参茎叶总皂苷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开窍止痛。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粒0.5克,4粒/次,3次/日。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脑心通胶囊
【成份】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醋乳香、醋没药、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胃病患者饭后服用。
2.心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而痛, 胸闷气短, 动则更甚, 自汗, 神倦怯寒, 四肢欠温, 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 脉沉细迟。
辨证要点:气短,倦怠,形寒肢冷。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常用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金匮肾气丸等。
(1)芪苈强心胶囊
【成份】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
【功能主治】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临床应用时,如果正在服用其它治疗心衰的药物,不宜突然停用。
(2)金匮肾气丸
【成份】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粒(4g)- 25粒(5g),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忌房欲、气恼。忌食生冷物。
六、预防与调摄
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饮食调治是重点。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失调,气血紊乱,尤其与心病关系较为密切。《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后世进而认为“七情之由作心痛”,故防治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摄,避免过于激动或喜怒忧思无度,保持心情平静愉快。气候的寒暑晴雨变化对本病的发病亦有明显影响,《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记载:“心痛者,风凉邪气乘于心也”,故本病慎起居,适寒温,居处必须保持安静、通风。饮食调摄方面,不宜过食肥甘,应戒烟,少饮酒,宜低盐饮食,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食勿过饱。
-导学
-1.1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PPT
--整体观念测试题
-1.2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PPT
--辨证论治测试题
-2.1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PPT
--阴阳学说自测题
-2.2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PPT
--五行学说测试题
-3.1 肝
--藏象理论——肝
--肝PPT
--肝---电子教材
--肝测试题
-3.2 心
--藏象理论——心
--心PPT
--心---电子教材
--心测试题
-3.3 脾
--藏象理论——脾
--脾PPT
--脾---电子教材
--脾测试题
-3.4 肺
--藏象理论——肺
--肺PPT
--肺---电子教材
--肺自测题
-3.5 肾
--藏象理论——肾
--肾PPT
--肾---电子教材
--肾测试题
-4.1 望诊(望神色)
--望诊——望神色
--望神色PPT
--望神色---教材
--望神色测试题
-4.2 望诊(望排出物)
--望诊——望排出物
--望排出物PPT
--望排出物测试题
-4.3 望诊(望小儿指纹)
--望小儿指纹PPT
--望小儿指纹测试题
-4.4 望诊(舌诊)
--望诊(舌诊)
--舌诊PPT
--舌诊---教材
--舌诊测试题
-4.5 闻诊(咳嗽与喘、哮)
--闻诊(咳嗽与喘、哮)测试题
-4.6 问诊(问寒热与汗)
--问诊(问寒热与汗)测试题
-4.7 问诊(问经带)
--问诊(问经带)
--问经带PPT
--问经带---教材
--问经带测试题
-4.8 问诊(问疼痛)
--问诊(问疼痛)
--问疼痛PPT
--问疼痛---教材
--问疼痛测试题
-4.9 切诊(脉诊)
--切诊(脉诊)
--脉诊PPT
--脉诊---教材
--脉诊测试题
-5.1 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辨证)
--心与小肠辨证测试题
-5.2 脏腑辨证(肺与大肠辨证)
--肺与大肠测试题
-5.3 脏腑辨证(脾胃辨证)
--脾胃辨证PPT
--脾胃辨证测试题
-5.4 脏腑辨证(肝胆辨证)
--肝胆辨证PPT
--肝胆辨证测试题
-5.5 脏腑辨证(肾与膀胱辨证)
--肾与膀胱辨证测试题
-5.6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PPT
--八纲辨证测试题
-5.7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
--气血辨证(气病辨证)测试题
-5.8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
--气血辨证(血病辨证)测试题
-5.9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测试题
-5.10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PPT
--六经辨证测试题
-6.1 中药概述
--中药概述
--中药概述PPT
--中药概述测试题
-6.2 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PPT
--中药四气测试题
-6.3 中药五味
--中药五味
--中药五味PPT
--中药五味测试题
-7.1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
--方剂与中成药概述测试题
-7.2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测试题
-7.3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测试题
-8.1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2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3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呼吸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4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5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6 消化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消化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7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8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9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8.10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四)测试题
-8.11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五)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五)测试题
-8.12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
--心脑血管内科常用中成药(六)-练习题
-8.13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一)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4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
--肿瘤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5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8.16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
--风湿免疫内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8.17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
--内分泌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8.18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
--泌尿内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9.1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9.2 妇科常用中成药(二)
--妇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9.3 妇科常用中成药(三)
--妇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10.1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
--儿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10.2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
--儿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10.3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
--儿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11.1 外科常用中成药
--外科常用中成药
--外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11.2 骨科常用中成药
--骨科常用中成药
--骨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11.3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一)测试题
-11.4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二)测试题
-11.5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
--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三)测试题
-11.6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皮肤科常用中成药测试题
-12.1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一)测试题
-12.2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
--内科中成药应用案例(二)测试题
-12.3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外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12.4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妇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12.5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
--儿科中成药应用案例测试题
-13.1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意义测试题
-病例讨论
-综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