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历史与文化 > 第3讲 西方教育传统探源 > 中世纪大学的书 > 中世纪大学的书
你好
这节我们讨论一下大学的书
大学也是大楼之谓也
这个大楼藏了很多的书
很难想象一所大学没有书
但是中世纪的大学
书是非常昂贵的
因为他们没有印刷术
咱早就有了
但是中世纪的大学
要等到15世纪中期
才有古登堡的印刷术
所以那时候的书都是手抄本
英文叫manuscript
是人一个一个抄出来的
那么学生和老师怎么用这些书呢
首先一个前言条件是
学生和老师都挺穷的
尤其是学生
他们可能赴及千里去学习
没有什么钱
而学习的时间非常长
有(这样一个)记录
在法国作家韦尔热(Jacques Verger)
关于中世纪大学的讨论中
他提到 比如博洛尼亚大学
一个老师一年的收入
大概是150到200博洛尼亚镑
他要是去抄一本书
比如一本法学法典
需要10到15个月的时间
全书找人抄完
花费的钱是20到60博洛尼亚镑
也就是大概(他工资的)三分之一
这是老师的收入
所以你可以看到老师就这个收入
经济状态 学生就更穷了
他们也有分析
说到巴黎学习的德国学生
学法律的都是有钱的
他们家重视 (而且)他以后要干这个
通常他带着仆人一块来
但是学人文的学神学的不一定了
学医学的很多来自
专业的医学世家之类的
但是学人文的神学的
很多是非常清贫的子弟
因为才华出众
被送来学习了
所以学生和学者
他们一个很重要的组织方式
是因为他们真的很穷
他们必须组织起来联合起来
捍卫自己的利益
甚至去谋得一些特权
比如说大学长期以来就不交税
这是当地的君主或者教皇
特许的特权
那么我现在回到书来说
(关于读)书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
大学为学生学者做哪些服务
我们知道书是羊皮纸做的
刚才说的蜡板写的
都是临时性的
它最终是要誊出来的
对于那些留学生尤其是
他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收获
待个6年 8年 10年 更多
他要把大量的书带回家
因为他以后就靠这些书来谋生
他自己手里没有书的话
尤其像德语地区 它没有大学
没有所谓的参考资料
或者一些权威的代表
很多书是自己写的笔记汇总
还有一个是 (对于)非常重要的书呢
他就找人去抄
所以当时很重要的
抄书生意是大学在经营的
大学就有文具部这样的地方
大学授权
只有它认可的服务机构
才能提供书的租赁
和出售的服务
而且价格是公道的
是学生和学者可以接受的
不是市场竞争出来的
而且这些书必须向大学宣誓
符合特定的规章
我们一定不会抬高价格
并且保证质量保证交货时间
当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制度
就是书拆烂了
因为一个人抄要很长时间
所以他们有一个
叫piecer system
今天的词大概英文是piece
就是把书分成4个对开8面
然后每个学生
可以非常快地把这段
比如下个星期老师要讲(的部分)
借来找人赶紧抄完了
他就回去上课用
然后再借下一段
于是流通速率变得非常快
大学提供这种服务去管理书
分成几部分 交给谁 不交给谁
怎么去流通 时间 质量
保证书的(使用)时间和质量
抄出来的字
有一个大学认可的权威在里面
不会乱 不会出错
同时经济上又可以接受
大学甚至做这样的生意
因为羊皮纸是非常昂贵的
而且在法庭上面在政府上
需要大量的羊皮纸
而且那些人可以出很高的价格
所以大学其实为了保护
学生和学者
他专门去收购
甚至控制羊皮纸的生意
好保证学生学者能够在
所谓经济适用的羊皮纸
有充分的供应
而不因此就断了
学习或者研究的事业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
从经济上很小的侧面来说
学生学者共同体的建制
有一个行会的保持
它不光是发一些特许的授课证
让你有很高的地位
在全世界的大学都可以任教
它也可以细节到一本书的制作
保证学生享受这个服务
学生可能是很穷的学生
但是他作为大学的一员能注册
可能很小的注册费
他是
所谓大学行会身份的一员
他就一直享受这个服务
而且各个大学基本都是这样做
也不是特定大学在这样做
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
学校有复印部
也有印刷书
是只为学生服务的
它在版权问题(上)
已经被大学整体处理过了
只为学生学习用的
这也是我们可以从今天的大学中
找到传统影子的地方
这些对学生的生活非常重要
那我们刚才说的抄书生意
不光是抄那些经典著作
名家的著作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书籍
就是学生手册
这个学生手册很有意思
是一本拉丁语的手册
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当时欧洲的各地吧
其实各地的民间语言
都不太一样
那么学生来到大学
他统一要说一个标准的拉丁语
这种拉丁语除了用于学校学习以外
质量也参差不齐
他到大学还得现学
所以大学 尤其是人文学科
很重要的入门规定
是帮助大家把拉丁语说好
所以吃饭时候要说
上课时候要说
写作业的时候要说
任何只要在大学的时候就要说
如果你不说的话
被相关的大学人员看到
就要惩罚你
说的时候他也不能干说
除了同伴之间的学习
他有一本手册
像今天的百科全书一样
比如说在巴黎大学
这个手册非常流行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
几十版不同版本的
类似的这种手册
包括有
不同时代学生的详细注解
(手册)会写 学生在巴黎走
不管是在酒馆里要菜还是上课
对老师对同学表示尊敬
还是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仪式
他说的话和他听到的话
都有分类说明
他可以有一个非常便捷的
便宜的书 也是手抄的
带在身上或者放在家里随时查阅
而且这个(手册)比教科书用的还要勤
因为他每天都要学习
好快速地熟练地去掌握
各个场合下的拉丁语
因为作为学者他不光能写
他还要在生活中用
那么还有一种就是
大学毕竟是相对神圣的地方
它有特定的规则
比如
有规则说 吃饭的时候
你要用三个指头拿叉子拿刀
不能用太多指头
你的身体怎么坐啊
什么时候开始吃啊
怎么拿餐巾啊
这些事无巨细的
所谓行为礼仪的准则
都有小册子告诉
而且学生非常注意
所谓斯文教养的训练
都在课堂内外学习
所以大学的生活
是一个整体的训练
我们说是全过程的培养
他作为一个人的品质
不光是他的思想
他特定的学科专业
他是一个受过良好教养的
受教育的人
他以后工作都是重要的
所谓达人
不管是政界的还是商界的场合
多半不是商界的
商界有别的学校
还有律师
特别是宗教 他必须有一个楷模
你可以(称之为)仪容
他站在人的面前
是一种领袖的形象
是一个宗教的权威 智力的权威
道德的权威形象
而这种形象不光在课堂上面
特定的讨论
正式的教学过程培养中
也在整体过程中
他的语言 他的行为 他的举止
都在大学中培养
所以今天我们对大学
也是这样希望的
很多大学生认为
我分考到了就应该上特定的专业
这个专业会在未来带给我
特定的工作
甚至特定的收入 特定的生活方式
其实不光如此
大学是一种人的整体训练
让你的品味 让你的思维方式
让你的言行举止 让你的性格
让你待人接物
人际关系都受到特定的训练
所以这也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世纪
这一点非常强调
就是在新生入学的时候
今天我们也这样期盼
大学是一个熔炉
从哪来的都有
大家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这种共同的特征的塑造
是一种意识的培养
不光是做作业和考试
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甚至说是存在的一部分
-中学生怎么看大学
--中学生怎么看大学
-园子里的人怎么看大学
-导读:教育的目的--认识名著
-导读:教育的目的--认识节奏
-导读:教育的目的--了解版本
-回应校园采访
--默认
-回应中学生的看法
--默认
-历史是思维方式
--默认
--默认
-如何深入思考
--问题意识
--有限到无限
-转变问题意识
--默认
-课程的逻辑
--默认
-课程内容简述
--Intro
-导读: 两种文化
--daodu
--学生导读
-古代中国大学的历史溯源
-中国大学的精神从哪里来?
-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神
-科举制度--官办教育的伟大发明
-书院兴起--私学教育的智慧结晶
-书院文化的社会影响
-书院文化的精神内核
-古代中国的MOOC教育
-孔子育人与国学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的三大目标
-导读: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
-导读:大学中庸译注
-第2讲 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传统
-中世纪大学的特色和由来
-中世纪大学的学生笔记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
-中世纪大学的学习内容
-中世纪大学的书
--中世纪大学的书
-中世纪大学之前的教育机构
-中世纪大学的证书
--中世纪大学的证书
-中世纪大学的学生培养
-导读: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第3讲 西方教育传统探源
-牛津剑桥:历久弥新的智识之源
-牛津剑桥:筚路蓝缕的历史源头
-牛津剑桥:茁壮成长的发展历程
-大学之于大师:剑桥与牛顿的交相辉映
-大学之于时代:审时度势的妥协与变革
-牛津剑桥凝聚情智的学院制度
-牛津剑桥特立独行的导师制度
-探微知著:导师制的历史影响及现代启示
-中西对勘:中国书院蔚然成风的访学风气
-导读:《剑桥语丝》
-第4讲 独特的牛津和剑桥--单元测试题
-《在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攻读历史》导读
--html
-Why I Wrote the Cambridge Book
--Alan MacFarlane - Why I wrote the Cambridge Book?
-The Influence of Cambridge Around the World
--Alan MacFarlane - Why I wrote the Cambridge Book?e - The Influence of Cambridge Around the World
-What is Really Special about Cambridge
--Alan MacFarlane - What is Really Special about Cambridge
-The Cambridge - China Link
--Alan MacFarlane - The Cambridge - China Link
-How University & College Work
--How University & College Work
-Newton's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 Oxford Compared
-The Seven Doors of the Tutor's Room
--The Seven Doors of the Tutor's Room
-Cambridge Tutorial System
-The College Fellows
-德国古典文化与柏林洪堡大学模式
-德国大学“教学与研究统一”
-德国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式
-精神贵族
--四、精神贵族
-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
-德国的工科大学及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大学对中国的影响
-今日德国大学
--今日德国大学
-第5讲 德国洪堡大学的创新--单元测试题
-再谈牛津剑桥:传承还是突破?重塑自我之艰难改革
-伦敦大学:响应时代呼声的英式教育务实进取之风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承续洪堡“研究性大学”之宗旨
-芝加哥大学:重返古典的通识教育对实用教育的二律背反
-弗吉尼亚大学:追求平等的平民教育对贵族教育的制度反叛
-哈佛大学:大学校长引领的高教理念与制度设计的突围之路
-导读:《哈佛教育红皮书》
-导读:《大学的理想》
-第6讲 充满矛盾冲突的现代大学
-泛义下的“大学”:众源共襄的智识谱系
-亚历山大图书馆:人文荟萃的文明宝库
-那烂陀寺:寓学于教的精神殿堂
-网络慕课:平等自由的新式课堂
-混合课堂: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中式书院:学而为己以明道济世
-从《大学》谈大学
--从《大学》谈大学
-法国的高等教育
--法国的高等教育
-哈佛大学校长的通识教育改革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教授谈教会学院对早期中国大学的影响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教授谈教会学院对早期中国大学的影响
-导读:大学之道
--导读:大学之道
-中世纪大学 VS 中国古代书院
-以礼为先 VS 以德为先
-中国模式的教育创新
-西方大学的历史渊源
-古代中国逻辑学
--古代中国逻辑学
-导读:《爱弥儿》
-导读:《上学记》
-导读:《学术引注规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