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线性代数(1) >  第十二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正交关系 >  12.3 正交补 >  12.3

返回《线性代数(1)》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2.3在线视频

12.3

下一节:12.4

返回《线性代数(1)》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2.3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根据以上的讨论呢

我们得到了A的四个子空间之间

有如下的关系

CA转置加NA等于Rn

CA转置跟NA是垂直的

对偶的 把A转置换成A

我们就得到了下面这个等式

CA跟NA转置是垂直的

它们之和是Rm

那么这个和的概念呢

代表的是我们的向量空间的和

满足这种关系呢

我们就称为正交补

就是CA转置是NA的

在Rn中的正交补

CA是NA转置在Rm中的正交补

它们的关系

可以用如下这个图表示

换句话说

就是任意的一个α属于Rn

我们可以用图形表示

假如这是α

那么这个α可以分解成两个向量

这两个向量互相都是垂直的

那么这个垂直概念

当然是按照我们内积为零的

那种垂直概念

这个我们叫αn 它是属于NA的

这个是αr它是属于CA转置的

那么αr呢和αn是垂直的

就是我们把Rn中任何一个向量

分解成两个垂直的向量

那同样的道理

对Rm也是一样的

CA转置和NA呢

它们中间的交只有一个零向量

那么我们一般的定义

正交补是怎么定义呢

我们说V是Rn的一个子空间

就是我们首先定义正交补

就像定义集合的补一样

我们需要一个全集的概念

所以全集现在是Rn

这里面是全空间

V是Rn的一个子空间

V在Rn中的正交补呢

就是所有跟V中的任何一个向量

都垂直的那种w

把它们放在一起得到一个集合

那么我们看这个集合呢

它是一个空间

这是一个空间

这是一个子空间 Rn的子空间

大家可以验证一下

比如说w1

和V中的任何一个向量垂直

我们简单写成这样

w2和V中的一个任何向量垂直

那么w1加w2它们的转置

跟v等于0 任何v属于V

所以这样我们就推出了

w1 w2也属于这个正交补

所以这是一个子空间

我们把它记作V的右上角

一个垂直的符号

叫正交补的概念

那么如果更简单地说

正交补就是跟V垂直的

最大的一个空间

就是把所有跟V垂直的向量

放在一起 得到的一个空间

这是最大的一个跟V垂直空间

第二个呢

正交补它并不是补

它不等于补

就是它并不等于Rn把V中的向量去掉

我们前面说过

在一个空间里面

把一个子空间去掉

得到的补集一般来说都不是空间

因为它不包含零向量

所以这个正交补的概念

大家注意

跟集合的补的概念不同

好 我们现在验证一下

上面定理中的就是CA转置

确实是NA的正交补

我们来验证一下

我们首先从维数上来看

CA转置的维数

如果A的秩是r的话

这个维数就是r

而CA NA它的维数就是n-r

所以从维数上来看呢

再加上CA转置

这两个维数和 它们是等于n的

维数等于n的

所以从这种直观的

这样一个判断呢

我们大概能看出

CA转置作为NA的正交补

是合理的

那么现在我们来证明一下

我们假设已经知道了

这个CA的转置跟NA是垂直的

所以CA转置呢

实际上都落在NA的正交补里面

因为NA正交补是最大的

跟NA垂直的向量的全体

所以CA转置是它的子空间

那么现在我们只要证明

这个包含 反包含

反过来也是对的

那么就是任意v属于NA正交补

那么假设v不属于CA转置

那么我们就可以

考虑一个新的矩阵

这个矩阵是在

A的这个矩阵下面加的一行

得到A0

这个矩阵的行空间

包含A的行空间的

而且是严格包含

这个原因是因为

最底下一行

它并不属于A的行空间

但是我们来看一下

A跟A0 它们的零空间

确实是相等的 这个是相等的

原因是因为

这个v是属于NA的正交补

所以NA0和NA是相等的

那么我们来看A0的列数呢

减去rA0

它就等于A的列数减去r A

由这个等式我们自然就推出来了

rA和rA0是一样的

也就是A和A0的秩是一样的

那么这就告诉我们

这个行空间的维数

A的行空间维数

和A0行空间维数是一样的

那么它们这个子空间呢

就由这个等式我们就可以推出

它们实际上是相等的

这个和我们前面这个假设呢

真包含是矛盾的

所以我们可以推出

v实际上是属于CA转置

这个证明不是那么直观

但是我们也可以

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

就是任意的α属于NA正交补

这个是Rn

那么α它既然属于Rn

而Rn就是CA转置加上NA

由这一条我们可以推出

CA转置加上NA的正交补等于Rn

那么就可以写成两部分

α1+α2这个属于CA转置

这个属于NA

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往下推

把α减去α1呢

就把这个α1移过来 就等于α2

这个等式的左边

它是属于NA正交补

因为α1属于CA转置

而CA转置

又是NA的正交补里面的

一个子空间 右边它属于NA

那就告诉我们

一个向量既属于NA正交补

又属于NA

那么一个空间

和它正交补之间的交集只能是0

所以呢

我们就可以推出α-α1等于α2

最后都等于0

这样我们实际上验证了

任何一个向量属于NA正交补

它实际上属于CA转置

现在我们把刚才说的做个注记

如果A是m乘n的一个矩阵

它的秩是r

那么它的列空间的维数

行空间维数都是r

它的零空间和左零空间维数

也都可以给出来

那么上面这个定理呢

它确实更加细致地刻划了

这四个子空间的正交补这种关系

那么如果A是对称的话

也就是A和A的转置一样

那么这时候上面两个式子呢

就是定理中的两个等式

实际上就可以归结为一个

因为这时候A和A的转置一样

那么A的列空间

就等于A的行空间

那么这时候CA就跟NA是垂直的

那么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

就是我们给一个矩阵A方阵

那么我们

我们就可以构一个对称矩阵

A转置A

而A转置A呢

它满足NA跟NA转置A是一样的

CA转置跟CA转置是一样的

这个我们稍微解释一下

就是首先Ax等于0

我们就推出来A转置Ax等于0

这就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NA中的向量

都是A转置A中的一个向量

都是A转置Ax0 满足这个特点

那么反过来包含呢

那么任意的一个α属于NA转置A

那么我们可以推出来

A转置Aα就等于0

那么我们的目标

是希望能推出Aα就是0

那么这时候我们使用一个技巧

就是在这个方程

这个等式两边左乘一个α转置

那么就是α转置A转置Aα等于0

如果我们令Aα等于一个β

那么因为A是一个矩阵

它乘以一个向量

还得到一个新的向量β

那么上面这个等式告诉我们

β的转置乘上β就等于0

那么一个向量跟它的转置

这样一乘呢

实际上是这个向量的长度的平方

那么我们马上就知道

这个向量就是0

而这个向量是等于Aα的

所以我们可以推出α就属于NA

这就是NA等于NA转置A

那么后面这个呢

我们可以从维数上考虑

就是首先CA转置

它是包含CA转置A的

这个我们在前面解释过

就是A转置A呢 实际上

就是任何一个矩阵

我们知道有这个结果

就是CA总是包含CAB的

然后我们为了证明

这个是相等的话

我们就使用NA等于NA转置

来推出它们的维数是一样

等号就是使用维数

这样我们就推出

它们是相等的关系

好 现在我们希望把这个定理

应用到Ax等于b的求解问题上

来看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简单地观察

x是Rn的一个向量

Ax呢 那么这里面这个A呢

我们还是m乘n阶的

Ax就是Rm中的一个向量

那这样

我们实际上得到了一个映射

就是把Rn映到了Rm

任何一个向量给它左乘一个A

那么接着来分析一下这个映射

因为我们前面已经有Rn和Rm

四个子空间 这个关系

那我们确切地来看一下

如果我们从Rn

它本身是从CA转置加上NA

那我们看

如果一个向量属于CA转置

那么它的像呢

就应该属于A的列空间

如果一个向量属于NA的话

那么左乘A结果是0

就映到0

那么一般的任何一个向量α

我们刚才说了

它按照Rn的这种分解呢

可以写成一个αn和αr

这样一个形式

就是α 它本身写成αr+αn

其中αr是属于CA转置的

那么这时候我们按A来映一下

我们看

那么Aα实际上就最后是Aαr

就得到这个 这个最后属于CA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就是任何一个Ax等于b

如果有解的话 它有解的话

就可以有一个α属于Rn

Aα等于b

那么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其实α呢在CA转置中的这个分量

它实际上也满足这个性质

这就是我们得到的下面这个定理

线性代数(1)课程列表:

总引言

-课前引言

--课前引言

第一讲 向量及其运算

-1.1 引言

--1.1 引言

-1.2 n维向量空间中的点

--1.2 n维向量空间中的点

-1.3 向量

--1.3 向量

-1.4 向量空间的定义

--1.4 向量空间的定义

-1.5 向量空间的线性组合

--1.5 向量空间的线性组合

-1.6 向量的点积、长度

--1.6 向量的点积、长度

-1.7 向量的夹角

--1.7 向量的夹角

-1.8 两个不等式

--1.8 两个不等式

-第一讲 向量及其运算--1.9 课后作业

-第一章讲义

第二讲 矩阵与线性方程组

-2.1 矩阵与向量的乘积

--2.1 矩阵与向量的乘积

-2.2 可逆矩阵

--2.2 可逆矩阵

-2.3 线性方程组的行图和列图

--2.3 线性方程组的行图和列图

-第二讲 矩阵与线性方程组--2.4 课后作业

-第二章讲义

第三讲 高斯消元法

-3.1 Gauss消元法(上)

--3.1 Gauss消元法(上)

-3.1 Gauss消元法(下)

--3.1 Gauss消元法(下)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2 置换阵

--线性代数03++3.2.2置换阵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3 初等行(列)变换和初等矩阵

--线性代数03++3.2.3初等行列变换和初等矩阵

-第三讲 高斯消元法--3.3 课后作业

-第三章讲义

第四讲 矩阵的运算

-4.1 矩阵

--4.1 矩阵

-4.2 矩阵的加法和数乘

--4.2 矩阵的加法和数乘

-4.3 矩阵的乘法

--4.3 矩阵的乘法

-4.4 矩阵的乘法的性质

--4.4 矩阵的乘法的性质

-4.5 矩阵的方幂

--4.5 矩阵的方幂

-4.6 关于矩阵乘法的引入

--4.6 关于矩阵乘法的引入

-4.7 分块矩阵

--4.7 分块矩阵

-4.8 矩阵的转置

--4.8 矩阵的转置

-第四讲 矩阵的运算--4.9 课后作业

-第四章讲义

第五讲 矩阵的逆

-5.1 可逆矩阵的定义

--5.1 可逆矩阵的定义

-5.2 矩阵可逆的性质

--5.2 矩阵可逆的性质

-5.3 初等矩阵的逆

--5.3 初等矩阵的逆

-5.4 Gauss-Jordan消元法求A的逆

--5.4 Gauss-Jordan消元法求A的逆

-5.5 矩阵可逆与主元个数

--5.5 矩阵可逆与主元个数

-5.6 下三角矩阵的逆

--5.6 下三角矩阵的逆

-5.7 分块矩阵的消元和逆

--5.7 分块矩阵的消元和逆

-第五讲 矩阵的逆--5.8 课后作业

-第五章讲义

第六讲 LU分解

-6.1 LU分解

--LU分解

-6.2 用LU分解解线性方程组

--用LU分解解线性方程组

-6.3 消元法的计算量

--消元法的计算量

-6.4 LU分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LU分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6.5 对称矩阵的LDL^T分解

--对称矩阵的LDL^T分解

-6.6 置换矩阵

--置换矩阵

-6.7 PA=LU分解

--PA=LU分解

-第六讲 LU分解--6.8 课后作业

-第六章讲义

第七讲 向量空间

-7.1 引言

--7.1 引言

-7.2 向量空间和子空间

--7.2 向量空间和子空间

-7.3 列空间和零空间

--7.3 列空间和零空间

-7.4 阶梯形

--7.4 阶梯形

-第七讲 向量空间--7.5 课后作业

-第七章讲义

第八讲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8.1 引言

--8.1 引言

-8.2 基础解系

--8.2 基础解系

-8.3 简化行阶梯形的列变换

--8.3 简化行阶梯形的列变换

-第八讲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8.4 课后作业

-第八章讲义

第九讲 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9.1 复习

--9.1 线性代数复习

-9.2 求特解

--9.2 线性代数求特解

-9.3 解的一般性讨论

--9.3 解的一般性讨论

-第九讲 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9.4 课后作业

-第九章讲义

第十讲 线性无关、基与维数

-10.1 引言

--引言

-10.2 n维空间的坐标系

--10.2 +n维空间的坐标系

-10.3 无关性、基与维数

--10.3 无关性、基与维数

-10.4 无关性、基与维数的性质

--10.4 无关性、基与维数的性质

-10.5 关于秩的不等式

--10.5 +关于秩的不等式

-第十讲 线性无关、基与维数--10.6 课后作业

-第十章讲义

第十一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基和维数

-11.1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基

--11.1

-11.2 维数公式

--11.2

-11.3 例题

--11.3

-第十一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基和维数--11.4 课后作业

-第十一章讲义

第十二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正交关系

-12.1 引言

--12.1

-12.2 四个子空间的正交性

--12.2

-12.3 正交补

--12.3

-12.4 Ax=b在行空间中的唯一性

--12.4

-第十二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正交关系--12.5 课后作业

-第十二章讲义

第十三讲 正交投影

-13.1 引言

--13.1 引言

-13.2 点在直线和平面上的投影

--13.2 点在直线和平面上的投影

-13.3 一般情形

--13.3 一般情形

-第十三讲 正交投影--13.4 课后作业

-第十三章讲义

第十四讲 最小二乘法

-14.1 复习

--14.1 复习

-14.2 最小二乘法

--14.2 最小二乘法

-14.3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曲线拟合

--14.3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曲线拟合

-第十四讲 最小二乘法--14.4 课后作业

-第十四章讲义

第十五讲 Gram-Schmidt正交化

-15.1 引言

--15.1 引言

-15.2 正交向量组和正交矩阵

--15.2 正交向量组和正交矩阵

-15.3 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

--15.3 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

-15.4 QR分解

--15.4 QR分解

-第十五讲 Gram-Schmidt正交化--15.5 课后作业

-第十五章讲义

第十六讲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

-16.1 引言

--16.1 引言

-16.2 二阶行列式的几何含义

--16.2 二阶行列式的几何含义

-16.3 一般行列式的定义

--16.3 一般行列式的定义

-16.4 行列式和初等变换

--16.4 行列式和初等变换

-第十六讲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16.5 课后作业

-第十六章讲义

第十七讲 行列式的计算

-17.1 行列式计算公式与展开定理

--17.1 行列式计算公式与展开定理

-17.2 典型例题

--17.2 典型例题

-第十七讲 行列式的计算--17.3 课后作业

-第十七章讲义

第十八讲 Cramer法则及行列式的几何意义

-18.1 引言

--18.1 引言

-18.2.1 求逆矩阵公式

--18.2.1 求逆矩阵公式

-18.2.2 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

--18.2.2 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

-18.3 计算有向长度、面积和体积

--18.3 计算有向长度、面积和体积

-18.4 和QR分解的联系

--18.4 和QR分解的联系

-第十八讲 Cramer法则及行列式的几何意义--18.5 课后作业

-第十八章讲义

第十九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9.1 引言和定义

--default

-19.2 例

--default

-19.3 特征值的性质

--default

-第十九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9.4 课后作业

-第十九章讲义

第二十讲 矩阵的对角化

-20.1 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

--default

-20.2 特征值的代数重数和几何重数

--default

-20.3 矩阵可对角化的应用

--default

-20.4 同时对角化

--default

-20.5 小结

--default

-第二十讲 矩阵的对角化--20.6 课后作业

-第二十章讲义

第二十一讲 特征值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21.1 引言

--21.1 引言

-21.2 A可对角化的情形

--21.2 A可对角化的情形

-21.3 矩阵的指数函数

--21.3 矩阵的指数函数

-21.4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21.4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21.5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

--21.5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

-第二十一讲 特征值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21.6 课后作业

-第二十一章讲义

第二十二讲 实对称矩阵

-22.1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2.1 实对称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2.2 实对称阵正交相似于对角阵

--22.2 实对称阵正交相似于对角阵

-22.3 实对称阵特征值与主元的关系

--22.3 实对称阵特征值与主元的关系

-22.4 小结

--22.4 小结

-第二十二讲 实对称矩阵--22.5 课后作业

-第二十二章讲义

结束语

-总结和预告

--13D9C08E4E7858C09C33DC5901307461

12.3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