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线性代数(1) >  第三讲 高斯消元法 >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 >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

返回《线性代数(1)》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在线视频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

下一节:线性代数03++3.2.2置换阵

返回《线性代数(1)》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一道例题

x+2y+z=2 3x+8y+z=12

4y+z=2

同样去做消元

我们用第一主元位置

上的第一个主元

1就是我们的第一主元

去消第二个方程里头的x项

那么是把第二个方程

减掉第一个方程乘以3

这3是由3除以1得到的

那么从系数矩阵的情况来描述呢

我们第二个方程

减掉第一个方程的3倍

得到新的系数矩阵

我们常数项相应的做这样的变换

然后我们利用第二个主元2

去消这个主元下方的

第二个主元去消主元下方的

这个y的项

那么从而是要用第三个方程

减掉第二个方程乘以2

从而把第三个方程

变成5z减去10

用矩阵语言来描述呢

第三个方程

减掉第二个方程的2倍

从而使得系数矩阵变成一个

上三角形的矩阵

相应的常数向量

也做同样的变换

我们有三个主元

第一主元 第二主元和第三主元

消元法成功

这时候对于有n个方程

n个未知量的这种情况

消元法成功等价于是有n个主元

我们注意到

在这个给出来的例子里头

如果我们把刚才系数矩阵

A的第二行第二列的元素

由8变成6的话

也就是这个位置上是6的话

那么消元法第二步就要暂停

我们用第二个方程

减掉第一个方程的3倍

我们就得到-2z=6

那这个时候消元法就要暂停

就是我们需要来交换第二三行

因为这个时候

在第二主元的位置上

系数是等于0的

我们需要借助于第三个方程

给我们第二个主元

如果系数矩阵A

它的第三行第三列的元素

由1变成-4的话

我们来看一下

在这个位置如果是-4的话

我们先做第一步是消元

用第二个方程减掉

第一个方程的3倍

从而第二个方程里头

不含有x的项

那这个时候因为这儿是-4

我们再用第二主元2去消

第三个方程里头y的项

那第三个方程减掉

第二个方程的2倍

那我们第三个方程

就变成0等于-10

这时候消元法终止

我们得不到第三个主元

也就是说对n个方程

n个未知量的这种情况

消元法成功

等价于我们最后变的系数矩阵

是一个可逆的上三角矩阵

我们有n个主元

那么我们如果把刚才的这个

系数矩阵

这个如果是叫成u

这个叫成c的话

我们这时候变成了ux等于c

那我u里头有三个主元

这个x是有唯一解

从而u是对于任意的c

我都有唯一解

从而u是一个可逆的上三角阵

那也等价于是说我的Ax等于b

是有唯一解

也就是说我A也是一个可逆矩阵

那么之前我们处理的这个方程组

都是含有两个未知量

两个方程

或者三个未知量

三个方程的情况

那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把消元的步骤

一步步地详细写下来

可是对于巨大的方程组

这就不可能了

我们希望能够引入简单的记号

我们已经用Ax等于b

这种矩阵形式来

描述一个线性方程组

那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说

想要用尽可能简洁的方式

来描述对方程组做

消元化简的这个过程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

给你一个n乘n的矩阵A

它有n行 n列

x是一个n维的向量

矩阵乘以向量

Ax是怎么定义的呢

我们上节课学了

说一个矩阵乘以向量

有两种定义的方式

一种呢是说我的矩阵Ax相乘

是等于矩阵A列向量的线性组合

组合系数呢是x的这个分量

或者呢我们可以把它看成

这个系数矩阵A

它的行向量

每一个行向量

去跟你的向量x去做点积

也就是说我Ax得到的是这个向量

这个向量的每个分量呢

是相应的A的行向量

与x去做点积

特别地

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Ax的第i个分量就是A的第i行

去跟x去做点积

对应分量相乘再相加

因此Ax第i个分量是Ai1乘以x1

加上Ai2乘以x2

一直加到Ain乘以xn

那么有了这个基础

我们再来看看刚才例3.6里头

消元法的第一步

我们第一步是对第二个方程

减去第一个方程的3倍

对于常数向量而言

是对向量(2 12 2)

第二行减掉第一行的3倍

我们注意到它的第一个分量

和第三个分量没有变

第二个分量是由原来的第二分量

减掉第一分量的3倍

我们想用一个矩阵

来实现这种情况

我们通过前面

对矩阵乘向量的回顾

发现下面的这个矩阵

可以实现这一点

我们来看给你这个矩阵

它在主对角线上是1

在(2, 1)的这个位置上是-3

那么其他的位置上都是0

这样的一个矩阵

去乘以任意的向量(b1 b2 b3)

我们说它等于什么呢

从矩阵对向量的乘法的

两种定义来看

比如说我们说行向量

第一行和这个向量去做点积

那么得b1

第二行去跟这个向量来做点积

等于-3b1加上b2

也就是b2减3倍的b1

第三行去跟这个向量来做点积

等于b3

那么它的效果是什么呢

效果是第一个分量

和第三个分量保持不变

第二个分量呢

是原来的第二分量

减掉第一分量的3倍

这恰好是我们要的效果

特别的这个矩阵

去乘以我们刚才的常数向量

(2 12 2)之后就是(2 6 2)

一三分量保持不变

第二分量是原来的

第二分量减掉第一分量的3倍

消元法的第二步

是第三个方程减去了

第二个方程的2倍

类似的我们可以看到

下面的这个矩阵

在主对角线上是1

在(3, 2)这个位置上是-2这样的

其他位置上是0的这样一个矩阵

它对任何一个向量(b1 b2 b3)

起到的效果是

第一二分量保持不变

第三分量变成了

原来的第三分量减掉

原来第二分量的2倍

那么特别的对于

我们想要做的常数向量(2 6 2)

它就变成了(2 6 -10)

我们找到了像是E21

E32这样的矩阵

它通过去乘相应的常数向量

把常数向量的变化给表示出来了

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

这个矩阵E21和E32

我们发现E21

它是单位矩阵的第二行

减掉第一行的3倍得到的

那么它的第二行减掉

第一行的3倍

而E32呢

它是我们单位矩阵的

第三行减掉第二行的2倍

也就变成了我们的E32

那么由单位矩阵

去做相应的这样的变换

得到的矩阵就消去矩阵

这类矩阵我们就叫做初等矩阵

特别的单位矩阵

它与任何n维的向量相乘

都是等于这个向量自身

好 我们回过头来继续对

例3.6进行讨论

我们给定的是方程组是Ax等于b

我们已经知道E21这个初等矩阵

它所乘以向量(b1 b2 b3)之后

得到是新的向量

这个新的向量

一三分量是保持不变的

第二个分量是第二个分量

减掉原来的第一个分量的3倍

那么我们想问的是

这个初等矩阵E21

所乘以我们的系数矩阵

A以后是什么样的效果

我们期望它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我们期望它能够得到

我们第一步消元之后

也就是系数矩阵A

它的第二行减掉了第一行的3倍

得到的这样的一个矩阵

这是我们期望的效果

那么我们就需要定义矩阵

E21与A的一个乘法运算

我们需要定义这个乘法运算

使得上面这个式子能够成立

那这样定义出来的运算

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性质

我们知道我们是从线性方程组

Ax等于b开始出发的

在常数项这边所乘以E21

使得常数项达到了我们想要的

第二个分量减掉

第一个分量的3倍

第一分量和第三分量

保持不变的效果

那么同样地

你用E21左乘以左手边的

Ax这一项

那么现在呢我们希望说

它能够等于

如果我们的E21和A去相乘

等于我们想要的系数矩阵A的

第二行减少掉第一行的3倍

这样的一个矩阵

那么我们注意到

如果这个等式成立的话

就要要求

我们定义出来这个乘法

要满足结合律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一步

那么另外一个条件呢

我们需要是说

两个矩阵相乘

那么它应该和我们之前有的

矩阵和向量的乘法

应该是一致的

特别的当第二个矩阵

如果就是一个列向量的时候

那么矩阵的乘法

应该跟我们之前定义的

矩阵和向量的乘法完全一样

那我们也就说

如果我B这个矩阵

它的列向量是b1 b2 b3

那么乘积矩阵AB的列向量

应该是第一个因子A

和B这个矩阵的每一列

列向量得到的

就是AB的第一列应该是

A和B的第一列做乘积

AB的第二列是

A和B的第二列做乘积

这样才能够保证矩阵的乘积

与矩阵向量的乘积相一致

那么我们发现

其实这个第二个式子

恰好就可以拿过来

作为我们矩阵乘积的定义

那么我们就把两个矩阵相乘

定义成是它的列向量

等于矩阵与第二个因子

相应列向量的乘积

那我们当然需要验证

这样定义出来两个矩阵的乘积

它是满足刚才要求的结合律的

这件事情我们下节课再来证明

那么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定义

我们可以验证

刚才我们希望得到的E21

和矩阵A的相乘的效果

的确是我们想要的

消元之后的效果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E21乘以A等于

E21这个矩阵

E21这个矩阵去乘以A的第一列

乘以A的第二列

乘以A的第三列

当E21去乘以A的第一列的时候

我们说用矩阵和向量的乘法

刚才已经验证过

它等价于是说

我的第一和第三分量保持不变

第二个分量

是原来的第二个分量-3

去减掉第一个分量的3倍

那么得到0

同理第二个列向量

和第三个列向量

变成我们想要的这种样子

好 类似的E32这个矩阵

去乘以这个系数矩阵之后

它是等于把这个系数矩阵的

第一行 第二行是保持不变的

根据刚才的这个定义

我们相当于是说

这个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二行

保持不变

第三行呢是用原来的第三行

减掉第二行的2倍

从而变成0 0 5

的确是说我们满足

这个消元的要求

那小结一下

我们说消元的过程

就是消去矩阵

同时去左乘以系数矩阵

和常数向量的一个过程

线性代数(1)课程列表:

总引言

-课前引言

--课前引言

第一讲 向量及其运算

-1.1 引言

--1.1 引言

-1.2 n维向量空间中的点

--1.2 n维向量空间中的点

-1.3 向量

--1.3 向量

-1.4 向量空间的定义

--1.4 向量空间的定义

-1.5 向量空间的线性组合

--1.5 向量空间的线性组合

-1.6 向量的点积、长度

--1.6 向量的点积、长度

-1.7 向量的夹角

--1.7 向量的夹角

-1.8 两个不等式

--1.8 两个不等式

-第一讲 向量及其运算--1.9 课后作业

-第一章讲义

第二讲 矩阵与线性方程组

-2.1 矩阵与向量的乘积

--2.1 矩阵与向量的乘积

-2.2 可逆矩阵

--2.2 可逆矩阵

-2.3 线性方程组的行图和列图

--2.3 线性方程组的行图和列图

-第二讲 矩阵与线性方程组--2.4 课后作业

-第二章讲义

第三讲 高斯消元法

-3.1 Gauss消元法(上)

--3.1 Gauss消元法(上)

-3.1 Gauss消元法(下)

--3.1 Gauss消元法(下)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2 置换阵

--线性代数03++3.2.2置换阵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3 初等行(列)变换和初等矩阵

--线性代数03++3.2.3初等行列变换和初等矩阵

-第三讲 高斯消元法--3.3 课后作业

-第三章讲义

第四讲 矩阵的运算

-4.1 矩阵

--4.1 矩阵

-4.2 矩阵的加法和数乘

--4.2 矩阵的加法和数乘

-4.3 矩阵的乘法

--4.3 矩阵的乘法

-4.4 矩阵的乘法的性质

--4.4 矩阵的乘法的性质

-4.5 矩阵的方幂

--4.5 矩阵的方幂

-4.6 关于矩阵乘法的引入

--4.6 关于矩阵乘法的引入

-4.7 分块矩阵

--4.7 分块矩阵

-4.8 矩阵的转置

--4.8 矩阵的转置

-第四讲 矩阵的运算--4.9 课后作业

-第四章讲义

第五讲 矩阵的逆

-5.1 可逆矩阵的定义

--5.1 可逆矩阵的定义

-5.2 矩阵可逆的性质

--5.2 矩阵可逆的性质

-5.3 初等矩阵的逆

--5.3 初等矩阵的逆

-5.4 Gauss-Jordan消元法求A的逆

--5.4 Gauss-Jordan消元法求A的逆

-5.5 矩阵可逆与主元个数

--5.5 矩阵可逆与主元个数

-5.6 下三角矩阵的逆

--5.6 下三角矩阵的逆

-5.7 分块矩阵的消元和逆

--5.7 分块矩阵的消元和逆

-第五讲 矩阵的逆--5.8 课后作业

-第五章讲义

第六讲 LU分解

-6.1 LU分解

--LU分解

-6.2 用LU分解解线性方程组

--用LU分解解线性方程组

-6.3 消元法的计算量

--消元法的计算量

-6.4 LU分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LU分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6.5 对称矩阵的LDL^T分解

--对称矩阵的LDL^T分解

-6.6 置换矩阵

--置换矩阵

-6.7 PA=LU分解

--PA=LU分解

-第六讲 LU分解--6.8 课后作业

-第六章讲义

第七讲 向量空间

-7.1 引言

--7.1 引言

-7.2 向量空间和子空间

--7.2 向量空间和子空间

-7.3 列空间和零空间

--7.3 列空间和零空间

-7.4 阶梯形

--7.4 阶梯形

-第七讲 向量空间--7.5 课后作业

-第七章讲义

第八讲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8.1 引言

--8.1 引言

-8.2 基础解系

--8.2 基础解系

-8.3 简化行阶梯形的列变换

--8.3 简化行阶梯形的列变换

-第八讲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8.4 课后作业

-第八章讲义

第九讲 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9.1 复习

--9.1 线性代数复习

-9.2 求特解

--9.2 线性代数求特解

-9.3 解的一般性讨论

--9.3 解的一般性讨论

-第九讲 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9.4 课后作业

-第九章讲义

第十讲 线性无关、基与维数

-10.1 引言

--引言

-10.2 n维空间的坐标系

--10.2 +n维空间的坐标系

-10.3 无关性、基与维数

--10.3 无关性、基与维数

-10.4 无关性、基与维数的性质

--10.4 无关性、基与维数的性质

-10.5 关于秩的不等式

--10.5 +关于秩的不等式

-第十讲 线性无关、基与维数--10.6 课后作业

-第十章讲义

第十一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基和维数

-11.1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基

--11.1

-11.2 维数公式

--11.2

-11.3 例题

--11.3

-第十一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基和维数--11.4 课后作业

-第十一章讲义

第十二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正交关系

-12.1 引言

--12.1

-12.2 四个子空间的正交性

--12.2

-12.3 正交补

--12.3

-12.4 Ax=b在行空间中的唯一性

--12.4

-第十二讲 四个基本子空间的正交关系--12.5 课后作业

-第十二章讲义

第十三讲 正交投影

-13.1 引言

--13.1 引言

-13.2 点在直线和平面上的投影

--13.2 点在直线和平面上的投影

-13.3 一般情形

--13.3 一般情形

-第十三讲 正交投影--13.4 课后作业

-第十三章讲义

第十四讲 最小二乘法

-14.1 复习

--14.1 复习

-14.2 最小二乘法

--14.2 最小二乘法

-14.3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曲线拟合

--14.3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曲线拟合

-第十四讲 最小二乘法--14.4 课后作业

-第十四章讲义

第十五讲 Gram-Schmidt正交化

-15.1 引言

--15.1 引言

-15.2 正交向量组和正交矩阵

--15.2 正交向量组和正交矩阵

-15.3 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

--15.3 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

-15.4 QR分解

--15.4 QR分解

-第十五讲 Gram-Schmidt正交化--15.5 课后作业

-第十五章讲义

第十六讲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

-16.1 引言

--16.1 引言

-16.2 二阶行列式的几何含义

--16.2 二阶行列式的几何含义

-16.3 一般行列式的定义

--16.3 一般行列式的定义

-16.4 行列式和初等变换

--16.4 行列式和初等变换

-第十六讲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16.5 课后作业

-第十六章讲义

第十七讲 行列式的计算

-17.1 行列式计算公式与展开定理

--17.1 行列式计算公式与展开定理

-17.2 典型例题

--17.2 典型例题

-第十七讲 行列式的计算--17.3 课后作业

-第十七章讲义

第十八讲 Cramer法则及行列式的几何意义

-18.1 引言

--18.1 引言

-18.2.1 求逆矩阵公式

--18.2.1 求逆矩阵公式

-18.2.2 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

--18.2.2 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

-18.3 计算有向长度、面积和体积

--18.3 计算有向长度、面积和体积

-18.4 和QR分解的联系

--18.4 和QR分解的联系

-第十八讲 Cramer法则及行列式的几何意义--18.5 课后作业

-第十八章讲义

第十九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9.1 引言和定义

--default

-19.2 例

--default

-19.3 特征值的性质

--default

-第十九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9.4 课后作业

-第十九章讲义

第二十讲 矩阵的对角化

-20.1 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

--default

-20.2 特征值的代数重数和几何重数

--default

-20.3 矩阵可对角化的应用

--default

-20.4 同时对角化

--default

-20.5 小结

--default

-第二十讲 矩阵的对角化--20.6 课后作业

-第二十章讲义

第二十一讲 特征值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21.1 引言

--21.1 引言

-21.2 A可对角化的情形

--21.2 A可对角化的情形

-21.3 矩阵的指数函数

--21.3 矩阵的指数函数

-21.4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21.4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21.5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

--21.5 微分方程的稳定性

-第二十一讲 特征值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21.6 课后作业

-第二十一章讲义

第二十二讲 实对称矩阵

-22.1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2.1 实对称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2.2 实对称阵正交相似于对角阵

--22.2 实对称阵正交相似于对角阵

-22.3 实对称阵特征值与主元的关系

--22.3 实对称阵特征值与主元的关系

-22.4 小结

--22.4 小结

-第二十二讲 实对称矩阵--22.5 课后作业

-第二十二章讲义

结束语

-总结和预告

--13D9C08E4E7858C09C33DC5901307461

3.2 消元法的矩阵表示 3.2.1 消去矩阵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