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济学原理 > 第二章 供求理论 > 第四节 市场均衡 > 2.4.6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3)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第二条结论
第二条结论是说政府征缴的单位产品税
或从量税事实上是由参与市场交易的双方
共同承担的
也就是说政府确定的名义纳税人
并不完全就等于实际负税人
我们也可以借助于图形来做一个解释
我们假定市场供求状况分别用供给曲线S
与需求曲线D来表示
原先的市场均衡点是E点
均衡价格是P0
均衡产量是Q0
按照我们刚才的讲法
不管政府对生产者征税
还是对消费者征税
对市场均衡的影响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异
因此我们在这里就以政府对生产者征税为例
来加以解释
对生产者征税 供给会减少
供给曲线上移到S+T的位置
新的市场均衡点是E1点
均衡成交价P1 均衡成交量Q1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
这时候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就是P1
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需要在P1基础上
扣除掉它需要向政府缴纳的T元单位产品税
也就是P2
作为参与市场交易的买方 消费者
卖方 生产者他们都承担了政府征缴的T元单位产品税
对于卖方 生产者来讲
他承担的税负事实上就是他每生产售卖一单位产品
实际得到价格的减少部分
因为征税之前每生产售卖一单位产品
他实际拿到手的价格是P0
而征税以后他实际拿到手的价格变成了P2
因此在坐标图里大家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
政府征缴的单位产品税是T
在T元单位产品税当中消费者承担的是
P1-P0部分
而生产者承担的是P0-P2部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
第三条结论
怎么样情况下消费者他承担的份额比例更多一点
税负更重一点
怎么样情况下
生产者承担的税负更重一点
用这样的表达式来说明税负分担的原理
也就是消费者承担的税收份额与
生产者承担的税收份额这个比例
事实上就等于
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比例
当然需求价格弹性代数符号通常是负的
因为绝大多数商品都遵循需求规律
(当然)我们在这里讲的税收负担原理的时候
我们都是从绝对值以上来比较的
从这个表达式里面大家可以看到
消费者的税负轻重与需求价格弹性是反向变化的
而与供给价格弹性是同向变化的
也就是说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消费者税负越重
而供给价格弹性越小 消费者税负相应更轻
而对生产者来讲
他的税负轻重与供给价格弹性是反向变化的
而与需求价格弹性是同向变化的
在这个坐标图里面
原先市场供求状况决定均衡价格是P0
均衡交易量是Q0
我们还是以对生产者征税为例
政府对生产者征税以后
新的供给曲线变成上移上S+T
均衡点是E1点
均衡成交价是P1
按照刚才我们给的第二条结论
这时消费者承担的税负就是其实际支付价格的上升部分
相当于P1-P0
而生产者承担的税负就相当于他实际得到价格的
减少部分 也就是P0-P2
那么假定这时需求价格弹性变小了
需求价格弹性变小
在坐标图里面就相当于需求曲线变得更为陡峭
为了比较方便
我们假定这条斜率更大 更为陡峭的需求曲线D’
它与初始供给曲线的交点 初始均衡点依然是E点
最初市场均衡价是P0
现在政府同样对生产者征缴T元单位产品税
导致供给曲线上移到S+T
新供给曲线与这条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D’的交点
是E1'
也就是说政府征税以后新的市场均衡点变成E1'
对应的市场均衡成交价就变成P1’
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第二条结论
大家容易理解
这时候消费者实际承担的税收
应该是P1’-P0
P1’-P0就要比刚才需求曲线比较平坦
也就是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的时候
消费者承担的税负P1-P0要来得多
因此需求价格弹性变小以后
消费者的负担加重了
税负加重了
而对生产者来讲
这时候承担的税收应该是P0-P2’
因为这时候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应该是
市场成交价P1’基础上减去T元单位产品税
也就是P2’
因此相对于征税之前生产者实际支付的价格
他的税负应该是P0-P2’
对照一下需求曲线原先比较平坦
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的时候
生产者的税负P0-P2
这时候生产者的税负确实减轻了
T元单位产品税同样在买方卖方之间分摊
但是买方的负担加重了
而生产者卖方的负担减轻了
这是我们讲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对消费者税负对生产者税负的影响
下面我们也简单地从经济意义上来提供一个解释
为什么买卖双方其实际税负的轻重
依赖于需求价格弹性
与供给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
因为按照前面的分析
政府征缴单位产品税
一般情况下
这个税收消费者要承担一部分
生产者要承担一部分
因此从买卖双方这个角度来讲
事实上他们都会设法去寻找替代品
消费者是会设法寻找消费中的替代品去消费
而生产者会设法去寻找生产中的替代品去生产
那么进一步地 消费者生产者是否容易
在市场上找到替代品去生产或消费
这跟我们前面讲过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事实上是紧密相关的
我们曾经解释过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
首要的就是看替代品的数量多少
替代程度的大小
那么消费者更容易 更方便找到替代品
也就是说替代品数量比较多
替代程度比较好
这时候需求价格弹性就会相对比较高
事实上类似地 假如说厂商更容易
更方便找到替代品去生产的话
意味着他所生产的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会相对比较大
这样的话刚才我们讲的假如消费者
相对生产者更容易找到替代品去消费
消费者税负会比较轻
生产者税负会比较重
换做弹性来表述
就相当于需求价格弹性相对比较大
供给价格弹性相对比较小的话
消费者税负就会比较轻
生产者税负就会比较重
因此我们说政府征缴的单位产品税
这个税负的轻重分配关键要看两个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
我们讲过需求价格弹性也好
供给价格弹性也好
它有两种极端情形
一种极端情形就是弹性值小到0
叫完全无弹性
一种极端情形就是弹性大到无穷大
叫做具有完全弹性
比如说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
假如完全无弹性的话
也就是说不管价格多高多低
不管价格怎么变
消费者对相应产品的需求数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这时候假如政府征缴单位产品税的话
这笔税收很显然会完全由消费者来承担
而生产者不会承担一分钱的税收
那么另外一种极端大家可以想象
假如说供给完全无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等于0
那么这时候政府征缴单位产品税的话
这个税收就完全落在生产者头上
而消费者不用承担一分钱
但是一般情况下
我们说需求价格弹性也好
供给价格弹性也好
不会小到0也不会大到无穷大
因此政府征缴的单位产品税
通常是由买方和卖方共同承担的
而承担的比例 份额大小就要看需求价格弹性
与供给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
那么这就是我们分析政府税收
对市场均衡影响的三条结论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PPT
--外部链接
-第一章 导言--习题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弹性
-第四节 市场均衡
-PPT
--外部链接
-第二章 供求理论--习题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三节 消费选择理论的应用
-PPT
--外部链接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第一节 生产过程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第四节 规模报酬
-PPT
--外部链接
-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
-第一节 成本与成本函数
--5.1.2 有关成本的几个概念(2)、成本方程与成本函数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5.2.5 短期成本函数(曲线)及其内在联系(5)、短期成本与短期产量的对偶性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成本理论的应用
-PPT
--外部链接
-第五章 成本理论--习题
-第一节 市场、厂商与行业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短期均衡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
-第五节 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
-PPT
--外部链接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习题
-第一节 垄断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7.1.4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2)、收益曲线与需求弹性
-第二节 垄断企业的行为与经济效率
--7.2.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3)、垄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问题
-第三节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PPT
--外部链接
-第七章 垄断--习题
-第一节 垄断竞争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四节 独立行动的寡头垄断模型
--8.4.4 数量(产量)竞争——古诺模型(4)、斯塔克博格模型(1)
-第五节 相互勾结的寡头垄断模型
-PPT
--外部链接
-第八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习题
-第一节 要素市场的一般论述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PPT
--外部链接
-第九章 要素市场--习题
-第○节 宏观经济学导言
--10.0.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1)
-第一节 产出与收入
-第二节 价格总水平及其衡量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PPT
--外部链接
-第十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习题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表述法
-第二节 消费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11.2.6 投资函数与投资支出(2)、使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国民收入(1)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PPT
--外部链接
-第十一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的供给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第三节 货币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货币政策
-PPT
--外部链接
-第十二章 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习题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3.2.3 LM曲线的移动、货币市场的失衡、产品与货币市场的失衡
-第三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13.3.1 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两个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1)
-第四节 IS-LM分析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PPT
--外部链接
-第十三章 IS-LM模型--习题
-第一节 总需求AD和总需求曲线
--14.1.1 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相关效应
-第二节 总供给AS和总供给曲线
--14.2.1 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的含义、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三节 AD-AS模型
--14.3.1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AD曲线移动的后果、AS曲线移动的后果、AD-AS的政策含义
-第四节 AD-AS分析与需求管理政策效应
-PPT
--外部链接
-第十四章 AD-AS模型--习题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概念
--15.1.1 引子、经济增长的概念、经济增长的衡量、经济增长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
--15.3.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构建与分析(1)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核算
-PPT
--外部链接
-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