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济学原理 > 第二章 供求理论 > 第三节 供求弹性 > 2.3.10 其它供求弹性
接下来简单地了解一下
其他的几个弹性
先来看一下需求收入弹性
所谓需求收入弹性
它是衡量一种商品需求量
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或敏感程度大小
在这里给出了需求收入弹性的
计算公式
这个计算公式也可以分为
点弹性公式和弧弹性公式
假如要计算某一收入变化区间里面
消费者对相应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大小
就用弧弹性也就是改进的公式
来加以演算
一般用eI来表示需求收入弹性
I表示收入income
eI等于2分之I1加I2分之△I
事实上是讲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并且是用变化前后收入的算术平均数
为基准来衡量的
分子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也是用变化前后需求量的算术平均数
为基准来衡量的
就是2分之Q1加Q2分之△Q
再改写一下就可以写成
△I分之△Q
乘以Q1加Q2分之I1加I2
假如要计算某一个收入水平下
收入微小变动所引起的
需求量变化程度大小
就要用点弹性公式
Q对I的导数
再乘以I除以Q
根据需求收入弹性的正负
大小
可以对商品来进行分类
假如一种商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
就说这种商品属于正常商品
反过来假如说一种商品
需求收入弹性是小于0的
这样的商品就称之为低档商品
或低劣商品
接下来看一下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它是衡量一种商品需求量
对另外一种商品
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或敏感程度大小
在这里也具体给出了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
事实上有的时候把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简称为需求的交叉弹性
大家一定要注意
哪个变量是自变量
哪个变量是因变量
要衡量商品Y价格变化
对商品X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大小
就用商品X对商品Y的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来衡量
或简单地称之为
X对Y的交叉价格弹性
它的计算公式 弧弹性公式就可以写成
eXY等于 分母呢应该是
作为自变量的商品Y的价格变化百分比
用它价格变化前后的算术平均数来计算
也就是2分之PY1加PY2分之△PY
分子就是作为因变量的商品X其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也是以其需求量变化前后的需求量算术平均数
为基准来算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也就是2分之QX1加QX2分之△QX
再改写一下就可以写成
△PY分之△QX
乘以
QX1加QX2分之PY1加PY2
与之相对应的也可以写出
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也就是DQX比DPY乘以PY除以QX
这是我们讲的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具体演算公式
假如说两种商品之间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是大于0的 是正的
这时这两种商品之间
就存在前面讲过的
替代关系
相反 假如两种商品之间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是小于0的 是负数
这时这两种商品之间
就存在着补充关系
它们彼此是互补品
下面看一下供给方面的弹性
前面介绍过影响供给的因素非常多
借助于弹性可以分别去衡量
影响供给的某一因素
一旦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对产品的供给数量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其中的一个弹性
叫做供给价格弹性
它是衡量一种商品供给量
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大小
或敏感程度大小
这里给出了供给价格弹性的具体演算公式
也可以分为
弧弹性与点弹性
我们要计算某一个价格变化区间里面
价格变化对厂商产品供给数量影响大小
就用弧弹性公式
写成eS等于
△P分之△Q乘以
Q1加Q2分之P1加P2
把价格变化前后的价格
价格变化前后的需求量都考虑在内
以此为基准来算
价格变化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要了解某一价格水平下价格微小变动
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程度大小
就需要用点弹性公式
写成eS等于
Q对P的导数乘以P除以Q
这就是我们所介绍的供求弹性理论
借助于物理学上弹性这样的分析工具
来衡量影响需求 影响供给的
某一因素
一旦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
对消费者产品的需求数量
对生产者产品的供给数量
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PPT
--外部链接
-第一章 导言--习题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弹性
-第四节 市场均衡
-PPT
--外部链接
-第二章 供求理论--习题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三节 消费选择理论的应用
-PPT
--外部链接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第一节 生产过程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第四节 规模报酬
-PPT
--外部链接
-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
-第一节 成本与成本函数
--5.1.2 有关成本的几个概念(2)、成本方程与成本函数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5.2.5 短期成本函数(曲线)及其内在联系(5)、短期成本与短期产量的对偶性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成本理论的应用
-PPT
--外部链接
-第五章 成本理论--习题
-第一节 市场、厂商与行业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短期均衡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
-第五节 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
-PPT
--外部链接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习题
-第一节 垄断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7.1.4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2)、收益曲线与需求弹性
-第二节 垄断企业的行为与经济效率
--7.2.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3)、垄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问题
-第三节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PPT
--外部链接
-第七章 垄断--习题
-第一节 垄断竞争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四节 独立行动的寡头垄断模型
--8.4.4 数量(产量)竞争——古诺模型(4)、斯塔克博格模型(1)
-第五节 相互勾结的寡头垄断模型
-PPT
--外部链接
-第八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习题
-第一节 要素市场的一般论述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PPT
--外部链接
-第九章 要素市场--习题
-第○节 宏观经济学导言
--10.0.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1)
-第一节 产出与收入
-第二节 价格总水平及其衡量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PPT
--外部链接
-第十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习题
-第一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表述法
-第二节 消费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11.2.6 投资函数与投资支出(2)、使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国民收入(1)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PPT
--外部链接
-第十一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的供给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第三节 货币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货币政策
-PPT
--外部链接
-第十二章 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习题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3.2.3 LM曲线的移动、货币市场的失衡、产品与货币市场的失衡
-第三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13.3.1 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两个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1)
-第四节 IS-LM分析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PPT
--外部链接
-第十三章 IS-LM模型--习题
-第一节 总需求AD和总需求曲线
--14.1.1 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相关效应
-第二节 总供给AS和总供给曲线
--14.2.1 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的含义、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三节 AD-AS模型
--14.3.1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AD曲线移动的后果、AS曲线移动的后果、AD-AS的政策含义
-第四节 AD-AS分析与需求管理政策效应
-PPT
--外部链接
-第十四章 AD-AS模型--习题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概念
--15.1.1 引子、经济增长的概念、经济增长的衡量、经济增长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
--15.3.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构建与分析(1)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核算
-PPT
--外部链接
-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习题